对于记叙文阅读的讲解,从来都是中规中矩的阅读、中规中矩的做题,从来不敢尝试讲公开课,曾记得,在去年的学校公开课大赛中,我讲的是《揭开议论文的神秘面纱》,想过讲解记叙文专题,但是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或许就是被记叙文的细枝末叶、琐碎零散给吓怕了。但是今年从在教学与研究中获得了一些新的启示。所以我就把标题暂且这么定下来了。自认为算不得妄自尊大,只不过是想把最近研究记叙文阅读的心得写出来!
近几日,一直带领孩儿们学习记叙文阅读教学,今天又连续做了几篇文章,分别是《母亲的秘密》、《父亲的歌》、《窑变》、《八十八分》、《敲门》、《一万捞面条》等,细细算来,中考的几种常见类型不敢说了然于胸,但是初见端倪。
下面以二模试卷记叙文阅读李高兴的《父亲》为例,试卷发下来以后,我没有急着讲解,而是又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默读文长,并用笔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如中心句、哲理句、景物描写的句子、主题升华的句子,甚至比喻句、描写心情的词语或句子等,以此作为第一步骤。然后,进行第二个步骤:用三分钟的时间,整合自己所画的句段,思考并整合,提出常见的中考题型。
学生1:请说说文章结尾句“父亲死也值得了。这个男人究竟给了我什么,今天我仍在思索。”的妙处。
学生2:请赏析文章第9段的句子:“闪电中,看到他有些花白的头发顺着雨水乱糟糟地拧在面颊上。”
学生3:文章第7自然段:“从这个法官身上,我没有看到一点的风流倜傥。但是我的母亲却轻易地嫁给了他。母亲说结婚时什么也没有。我坚信这里面又是你们技巧。”请说一说里面有何技巧。
学生4: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样的记叙顺序?好处是什么?
学生5:这篇那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
当然,还有几个同学也提出了相应的一些问题,但是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已经删除掉了。后来我们就这几个问题做了详细的探究和回答。我的思考是假如学生能够自己出题时,那么他已经能够梳理文章的脉络、掌握考点,自然就可以做出预设的题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