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晚亭的向往,主要还是来自它巨大的名声: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其他三亭为杭州湖心亭、滁州醉翁亭和北京陶然亭。多年前去过杭州几次,但是不记得是否见过或路过了湖心亭,滁州醉翁亭确切无疑专程驱车几百公里前去观瞻了,北京陶然亭尚自没有机会前往。
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是岳麓书院山长(即院长)罗典创建。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杜牧七言绝句《山行》中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改名爱晚亭。民间另一说是袁枚取唐杜牧《山行》中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改名爱晚亭。不过在罗典的《次石琢堂学使留题书院诗韵两首即以送别》诗后有一条自注:“山中红叶甚盛,山麓有亭,毕秋帆制军名曰爱晚纪以诗”,这个自注也充分说明了,毕沅才是真正给亭子改名的人了。
抗日战争时期,亭被日军炸毁。日军罪行罄竹难书,中国大地上多少文物珍宝毁于他们的罪恶之手。1952年,爱晚亭重建,时任湖南大学校长李达将亭修建成攒顶宝塔、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丹漆圆柱形状,亭中原置“放鹤”石凳移至他处,李达专函请毛泽东题写了“爱晚亭”三字,并制成红底鎏金匾额。字体刚劲飘逸,与古亭相衬辉映。1956年,爱晚亭再修,岳麓公园管理处于亭内窗棂悬饰黑底描金横匾,上刻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诗句。
爱晚亭占地面积50平方米,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今天得有机缘相见爱晚亭,心中激动难以抑制。但见爱晚亭古朴典雅,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整体上保留了较多清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风格。
毛泽东青年时期,曾在此进行革命活动。爱晚亭是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场所。20世纪初期,青年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在长沙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常与同学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人携游爱晚亭。民国九年(1920年),毛泽东和杨开慧相爱,两个人经常结伴来爱晚亭谈心。爱晚亭不仅是毛泽东在20世纪初探求革命真理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亭台建筑的经典之一。
爱晚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建筑,而是一种文化的印记和历史的记忆。站立在她面前,脑海里不由得浮现起百年前革命前辈为了追求革命为了爱情,在爱晚亭下或挥斥方遒或促膝谈心的场景,石凳上栏杆边一定留有他们的印迹,空气中仿佛飘散着他们的气息,耳旁隐约响起他们慷慨激昂的话语,眼睛里浮现出他们忧国忧民的神色和坚强刚毅的脸庞…
时光流逝,百年之后我们的祖国日渐强大,但是距离革命先辈们的理想肯定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依然需要砥砺前行,奋发图强,为实现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做出每一个人应有的贡献,这才是参观游览爱晚亭给我们最大的启发。
旅游日期2023-6-24
游记日期2023-6-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