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崔永元和范冰冰引爆的娱乐界,在看热闹至于,有没有人思考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明星赚钱如此容易?
为什么企业家、投资人赚钱如此之多?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10%的富人赚得了90%的财富,90%的穷人只赚得了10%的财富?
再观察一下周围环境,不难发现:
很多人(比如保安、推销员)因为各种生活压力,同时身兼数职,每天要在两、三个单位工作的岗位上上班,才能勉强补贴家用;
很多人(比如保洁、建筑散工)干着极为辛苦的工作,相对于他辛苦劳作和付出,得到的收入可以说极少;
很多人(各类小加盟摊点)听说创业能赚钱、听说干个体能赚钱,急急忙忙就去参加各种中小项目的加盟,等交了加盟费,干了大半年一算账,坏了!不赔不赚等于白干!
为什么穷人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汗水,却得不到更多的报酬呢?
万物自有规律,这是由于收入类型的差异造成的。
收入类型的区别——不一样的1元钱
同样赚的1元人民币,富人的钱与穷人的钱,看似外观一样,购买力一样,但是收入类型完全不同。
穷人的钱,主要来自劳动收入;
富人的钱,主要来自被动收入。
区分收入类型的不同,对理解财富运行的规则有着重要的意义。
习大大号召广大年轻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但是,作为年轻人的我们,不能一腔热血冲上去,盲目创业;而是要头脑清晰、干的漂亮!
那么,先来看看下面这个图表:
~
左侧是劳动收入,定义:为了金钱出售自己劳动力和时间的人,也可以形象的理解为:你为钱工作。
右侧是被动收入,定义:用金钱购买别人劳动力和时间的人,也可以形象的称为:钱为你工作。
要明白一个道理:人被雇佣打工的时候,出售的是自己单位时间内的劳动力(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以及劳动时附带的劳动技能(个人掌握的学识、认知和专业技能)。
劳动收入
第一象限 E 雇员,定义: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被别人雇佣来换取生活费用的人群。打工者、雇员、公务员、军人等。
优势:
1.相对省心。
2.相对稳定。
缺点:
1.相对不自由。有很多创意没法发挥,有很多意图无法实现,需要按照别人的意图去做事,不自由,潜能不能发挥出来。
2.付出与获得一定不成正比。
3.信息高速发达、无固定化职业的社会已经到来,政府机关、军队企业都需要提高效率、扁平化管理;如今,没有一个岗位是稳定的,今天所有的工薪族相对不稳定,没有保障感。
4.工作时间固定、工作地点固定、工作报酬固定。
第二象限 S 自雇或专业人士(个体户),定义:自己雇佣自己进行个人创业的人群。如:煎饼摊、个体牙科门诊,个人工作室等。
优势:
1.相对自由。意图、潜能、时间,可根据自己的安排去发挥。
2.收获与付出成正比,多劳多得,充分体现了个人价值。
缺点:
1.在职收入,时间换金钱。有风险,不稳定,干就有,不干没有。牙医个体门诊开门就有钱,不开门就没有;出租车出活就有,不出活就没有;歌唱就有,不唱就没有。所以说不稳定,也没有什么保障感。
2.个人自雇,没有规模化效应。依旧是出售自己的单位时间内的劳动力和技能。
3.个人技能迭代速度慢,容易被市场淘汰。部分技能受年龄限制等,如模特、演员等。
被动收入
第三象限 B 生意人、企业家,定义:拥有一个企业或创建一个系统化、体系化运作的事业,经过10年不败。
(第二象限的人通过标准化流程,建立一个系统,是最有可能进入第三象限的。)
第四象限 I 投资者,定义:透过货币和社会资源的运作方式,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和升值的人群称为:投资者。
他们往往会通过投资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或直接投资企业家、创业者,进行长周期获益。
以上就是收入类型的基本区别,所以我们在选择工作或者规划创业项目之前,要先弄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
如果选择的方向错了,跑得越来,距离目的地就越遥远。
很多朋友看完了财富象限,可能依旧会比较迷茫,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做企业没能力,做投资没资金,即使知道的这些又有何用?
当然有用!
现在,朋友们具备了财富规则的基本逻辑,我就可以把更重要、更有意思、更切实可行的东西分享出来。
敬请期待:
富人躺着赚钱的秘密二
你可以把自己的一份时间出售几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