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灵感来了,写文一时爽,当下心潮澎湃。结果放草稿箱中一两天,再回过头来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又觉得简直狗屁不通。于是改文,改来改去令自己焦躁无比的直抓头发。
这种感觉就好像被关进一间密闭的、黑暗的房间,让人透不过气。很多负面情绪也随之而来,让人陷入极度的自我否定当中。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总在纠结要不要放弃。抬头看看书架上一排排书,和自己做的笔记,心有不甘,半途而废真的太对不起自己了!
怎么办?慢慢来吧!又不停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问自己:为什么有不顾一切走上来的勇气,反而没有义无反顾走下去的恒心呢?
当思绪回到起点,大都能找到初心,但凡初心不忘,就还能坚持。
有了坚持的决心,慢慢也能摸到点儿门路。改不好的原因还是自己的水平不够,知识面狭窄,词汇量匮乏,写得太少。
怎么办?慢慢来吧!又不停地给自己找方法。
第一、改不好就暂时搁浅。放松心情,越是钻牛角尖越找不到出路。
第二、听些自己喜欢的音乐。音乐能够直达心灵,让人不自觉陷入某种情绪,当人陷入这种或欢快、或悲伤、或怀念的情绪当中,往往能够福至心灵,激发些意想不到的灵感。
第三、读书,可以多涉猎几方面。不定在看书的时候会激发到心灵的某个点,从而由点及面写出一篇文呢。
第四、积累素材。这很重要,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这个积累的方法可能要因人而异,我的方法就是“学以致用摘抄法”和“诗文引申填充法”。
说实话,自己的语文并不是很好,高中之前看的书都屈指可数,自从某天突然对书产生兴趣了,我就习惯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在本子里,这一抄就是十多年,然而,捂脸的是——根本没记住多少。
理论永远没有实践记忆深刻,所以得学以致用。读书开阔眼界,积累知识打基础,多做练习才是王道。
方法也是最近才给自己琢磨出来的。只读书不写没有用,只写不读书叫做原地踏步,只有边读书边写才能够提高。那么,就得做分阶段练习,这个阶段可以设定为一周或者一个月。
学以致用摘抄法
比如,像我床头总放着好几本不同类型的书,我不会给自己拘泥规定非要看完一本再看下一本,我通常是来回几本换着看,但必须要做的是,摘抄总结。这相当于一本书的精华,并将这些东西存在手机里,出门坐公交或者闲暇的零散时间就可以翻开手机浏览浏览,它不一定非要原封不动刻在脑子里,只要熟悉了,当某一天写文章的时候没准就会以另一种形式流露在你的指尖下。
所以大概攒一周或一个月时,给自己文章拟一个命题,尽量用不同的形式将你的读书笔记运用到上面,时间久了,我相信文章一定能够提高。
诗文引申填充法
这个说白了就是找一首自己喜欢的诗,先进行翻译,然后再根据诗中内容进行填充。
这个只当作一个命题或者大概架构,里面的主角和情节可以自由发挥,但是最后故事表达的要基本与诗中心思想相同;
或者以诗歌所描绘的内容为背景,在其中添加与背景契合的人物。比如:《敕勒川》这首诗写的是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我们可以在里面添加人物和情节,然后组成一个自己想要的故事。
当然,还可以翻阅资料,专门写诗人,诗人的背景和遭遇等。
第五、多做阅读理解。
这是我给自己找到的练习方法,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一定很难,嗯,加油吧!
不知道其他人用的什么方法,是否有所相似。
我是一个在写作路上摸索的新人,希望我的方法多少能给别人一点启发。
贵在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