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书到今生读已迟”,讲的是“天赋”。天赋当然需要,但文字的能力是可以练习的。而其实,文字也如功夫,有“幼功”,所谓“幼功”就是“童子功”。古人讲的,背诵,熟记,熟读,一口气灌下无数的经典,然后去理解,运用和转换。这就是“童子功”。
我们想要有文字能力的进步,也应该如此,下笨功夫,积累“幼功”,所以每天都要阅读,有意识地积累,对文字的敏感:在微信群,qq群里留意网络语言;走在大街上去留意广告牌上的文字,文案;在公交车,地铁里竖起耳朵,听听老百姓的生动活泼的骂人话,丰富自己的词汇量,用新鲜,活的词汇。
“我手写我口”,写文章,首先就是写语言。而写好语言当然有技巧,首先应该做到“ABC”:准确accuracy;简洁brevity;清晰clarity。
报道一个被狙击手杀死的小孩的葬礼时,记者写道:“极度悲伤的父母在整个仪式中一直泪流不止。”
另外一位记者写道:“这对父母哭得很平静。富兰克林夫人靠在丈夫身上以支撑自己。”第一个记者告诉我们说,父母“极度悲伤”,而另一位记者则把女人的悲伤展现在我们眼前。
1.多用描述性语言,少用概述性语言。
“她伤心了。”“她伤心地眼睛红了。”第一句话是概述;第二句话,才是描述,场景。
2.要形象,不要抽象。
不好的写法:“从外貌上散发出的气质都能显示出她的优秀。”
较好的写法:“她细眉细眼,语速极快且短促,动作干练利落。”
3.要口语,不要书面语。尽可能写活的语言。
“来了个乞丐”,不如“来了个犀利哥(叫花子)”
4.要多写细节。
一个记者说,在报道一起谋杀案时,她希望知道“他们中枪倒下之前看的什么电影。“他们穿的是什么衣服?口袋里装的是什么?炉子上正做着什么菜?唱片机上播放着哪一支歌曲?“我总是问狗的名字是什么,猫的名字是什么。”
5.禁止用感叹号;禁止用“啊啊啊”;不动声色地叙述,提倡“零度写作”,把情感压抑在文间字行。
比如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的结尾中表现得犹为明显。弗雷德里克把护士从凯瑟琳死去的房间里推出去,这样他就能和她单独呆着:
“但是在我把他们赶出去,把门关上,关了灯之后,情况并未好转。我就像是在对一个雕塑说再见。过了一会,我走出来,离开了医院,冒雨走回旅馆。”
6.多写短句子,短稿子,多分段。
我们的大脑天生喜欢阅读短文章,短句子。《骑兵军》作者巴列尔说:”段落是奇妙的东西。它让你悄无声息地改变韵律,它就像一道闪电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呈现风景。有的作家,甚至是优秀作家,会分出许多段落,随处加标点符号。”
7.多写对话,注意人物的口头禅。
对话会让故事生动,有现场感,有画面感。《艾丽斯漫游奇境记》中的艾丽丝说:“如果没有图片和对话,那么书又有什么用呢?”
8.好好删除废话,空话,套话和假话。
说到军训,就是“壮怀激烈”,说到运动会,就是“青春激昂”;说到五星红旗就是“高高飘扬”。从小的教育就教我们要写空话,假话和套话,因为这样安全,会得高分,如果你写实话,就是有问题的学生。
罗永浩小学时候写到:“五星红旗耷拉着校园上空。”老师狠骂了他一顿。这是实话,真话。后来,他改成了,“说来也怪,尽管校园没有风,五星红旗飘扬在校园上空。”读到这里,老师疯了。
小说家巴列尔说:“我反反复复地仔细检查每一个句子。开始,我先删去所有可有可无的词语。你要时刻警惕,因为这些词语是如此狡猾。那些毫无价值的词语都躲藏了起来,你必须把它们挖出来——重复词、同义词,还有毫无意义的词语。
在清除这些垃圾之前,我把文章分成短句。句号越多越好。我将这定为一条法则。一个句子所表达的不要超过一种思想或一个形象。”
9.突出有“人情味”的细节。
文章里的人物“有没有哭?笑?发怒?有没有发宝气?”“有没有纠结,争执,矛盾,酗酒,打架?有没有在深夜里哭泣过?”
这就是人情味。要挖掘和突出这些人情味。
10.多用动词,多写色彩,多写声音,气味…
写作者应该充分地调动所有的感官,来描绘,阿城在写《棋王》的时候,写到王一生,“端着手在胸前,直了身子,两脚交叉”,他完全可以写“正襟危坐”,但“正襟危坐”,会让读者一下子,就跳过去,他分解了这个动作,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写文章就是“写语言”,写好语言后,就是写“写结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