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处人于若即若离之间,处物于若有若无之道

处人于若即若离之间,处物于若有若无之道

作者: 野芽 | 来源:发表于2024-05-04 10:50 被阅读0次

处人于若即若离之间,处物于若有若无之道。昨天在读《我的精神病、我的自行车和我》时,赵旭东谈到了咨询中“处人于若即若离之间,处事于若有若无之道”的中国式立场,看似疏离、无为效果却优于咨询师“奋不顾身,跳下粪坑”。

且不论心理咨询,在感情、工作、生活中,前者在很多时候也优于后者。比如,你遇到一个缺乏活力、常常哀叹生活的爱人,如果你为爱奋不顾身,试着跳入ta的泥潭去拯救ta,很可能最后不得善终,你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后,费了自己。

你一定听过很多过得不错的人说:“不要和烂人、烂事纠缠”,比如,芒格,比如很多创业者,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到却不容易。首先你要识别烂人烂事,很多情况下,你已经不知不觉进了泥潭,你才惊觉,哇,我刚逃出狼窝,又入了虎穴。

那是因为你内在需要某种东西,恰巧只有那个最终会伤害你的人能给你。

这是为什么一段关系结束,我们需要去觉察、梳理这段关系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的原因,当心理咨询中,我们可以慢下来,有这样一个觉察、反思的空间,也许它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你即是自己的剧中人,又可以站在外面去看一看,你不会一次一次奋不顾身,跳下粪坑,而是可以在若即若离、若有如无之间,安然地享受这份不确定性。

同样正是因为心理咨询中有了这样一个觉察与反思的空间,来访才有机会呼吸新鲜的空气,才有了成长的缝隙。当然,并不是说,我们一直要待在这个疏离、无为的位置,在一些情况下我们也需要有一定的调谐能力。

相关文章

  • 于闲适处安逸,于激浪处疯狂

    前不久,小L参加了同行的一场交流宴会,在主场上,小L左右逢源,招来异性艳羡倾慕的目光,被同学戏称为宴会的颜值担当,...

  • 于无声处,于喧闹处,是青春。

    ——岁月于无声处流逝,我们于喧闹处成长 两年前第一次踏入小镇时,所有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且新鲜的。第一次尝试着...

  • 于无声处……

    时间:2018.07.10凌晨 地点:北京燕郊出租房 主题:第一次试着登顶突破爆棚轨迹留存 作者:狗粮 —————...

  • 于无声处

    走过的路 看过的风景 像四月明媚的天气一样 再次浮现 当初的情怀 像选择的路一样 仍然热血 于无声处 誓如当初

  • 于无人处

    色相即是皮囊 缄默或者遗忘

  • 于无声处

    在清吧的夜晚, 第一次宿酒, 窗外车水马龙, 是梦里掠过的彩虹, 像极了你戴的步摇。 窗外霓虹璀璨, 是刚才被撕碎...

  • 于无声处

    我惧怕孤独,又不喜喧嚣。 有时觉得人非草木,所有会有悲喜,这很好,起码令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色彩,鲜活的,冰冷的,...

  • 于无声处

    转眼日更竟然一期过去了,算了算自己的,嗯,好像差个三篇来着…… 还记得进日更之前想偷懒直接写读书笔记,想想还是认真...

  • 于无声处

  • 《于僻处》

    人欲寻幽逐轻烟,却迷林深拾月华。 青鸟承欢鸢尾叶,若兰因韵凤凰花。 江湾姜草自有声,雨塘鱼铃空无涯。 何教南山亦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处人于若即若离之间,处物于若有若无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uc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