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如果到了夏天就感觉自己又虚又累。那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体内阳气受损了”。那么,阳气到底是什么呢?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阳气就是“生命的动力”。
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的时候,就表示阳气受损了——
1、肠胃脆弱,吃点生冷食物就容易腹泻、腹痛,肠胃疾病常发。
2、经常出现咳嗽、气喘、咽炎等呼吸道疾病;
3、经常出现偏头痛、眩晕感;
4、睡觉容易小腿或脚趾抽筋;
5、四肢冰凉,半夜情况加重;
6、睡眠浅,易惊醒;
7、晨起口干;
8、吹点风、受点寒就容易关节疼痛;
9、十指无力,握力弱。
另外,阳气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亏损。所以,对于年过不惑的人来说,要特别注意阳气的养护。
那么,阳气受损了,怎么办呢?下面两个方法简单易行,而且不花钱哦。
1.晒太阳,补阳气。
适当晒太阳,对养阳至关重要!而且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
夏天最适合晒背部。夏天太阳厉害,最好选择上午7~9点,此时阳光柔和。时间至少15分钟,如果觉得舒服可以延长时间。切记不要勉强,防止中暑。
晒完出汗期间,务必不要吹风或直接进入空调房,等身体慢慢降温后再去乘凉。
2.泡脚,补阳气。
在泡脚时,还可以在水中加上一些艾草,能起到通经温阳、驱寒散寒的作用。水温不要太高,40度左右即可。时间一般泡20分钟左右,身体微微出汗就行了。
泡完可以按摩脚底的涌泉穴,效果更好。用大拇指指腹往下按,边按边往下用力;顺时针揉按30次,再逆时针揉按30次。经常按摩,可消除体内的寒湿气,对于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