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房间

作者: 行家Daily | 来源:发表于2016-08-04 10:31 被阅读0次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必然,前后三次旅行我都是一个人住——一间双人房。有的人会说,多好啊,一间大房自己住。有人会说,浪费,干嘛不换间小一点的?又有人会说,感受独处,挺好的。

    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打开房门,面对着亮敞的睡处。我走进,环顾四周空荡,一切都在空中回荡。我将行李一放,与自己的背包飘入一张床的怀中,却对着另一张久久凝视——那里会是谁?我起身后把所有思绪留在身后,继续忙碌着。

    不是因为太忙,没有时间感受,也不是因为寂寞,选择逃避。我,只是喜爱我的独处。

    当然,我可以去前台办理换房,我可以告诉别人我不需要这么大的房间,我可以——离开,然后从此不再来。其实,我随意,因为早已习惯一人进出,一人感受,一人思考,一人欢笑。哈哈,我听到人们在议论——你这样的理由,这是逃避,小子,逃避无人陪伴的事实;这是借口,为你的差劲的交际,为你差劲的所有一切,所幻想出来的自以为恰当的的借口。可是,我很想知道——假如,我真的是为了逃避,又为何不选择逃避孤独感,选择逃避眼下的这间空房,而是选择留下;假如,我当真是为了制造一个借口,又怎么不去尝试改变自己,而是去尝试一个令你冷嘲热讽的无力声音。当然,我不会去在意你的回音,我独处,只因为喜爱它的静。

    静,本义从青从争,彩色分布适当之意。的确,颜色分布适当,事物排布合理,会带给人一种踏实、平静的感觉。而那些静的人,皆是内心朴素简单的人,他们做事井井有条,思维逻辑常常清晰有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自己认为我不是一个静的人。我学过美术绘画,但是当别人在试图让自己宁静以达到最佳状态来完成作品时,我却带上耳机开足音量,聆听世界上最high的音乐。我不喜欢塞上耳塞睡觉,觉得一塞上便什么都察觉不到,心里慎得慌。可是又想了想,我偏爱沉默,觉得沉默可以让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世界;我喜爱只有一种声音的大自然——石间的水流声、风中树叶的沙沙声、岸边的浪音。当我平静时,我所获得成果常常受大家的赞叹。或许,我不是那种喜欢轻声、无声的清静的人,不是寻求那种无人无事的静;或许,我愿沉浸的是那种内心的平静,是自由的静。而独处,无非就是对自由的静的寻觅。而我就是那个用“逃避”、用“借口”去寻静的人。

    我不是一个静的人,我是一个在路上寻静的人。

    这世上的一切独处,又何不是寻静之旅。一个人的旅行,背起背包,说走就走。如今61岁的英国人史蒂夫·格雷厄姆,早已失去妻子,又病魔缠身。他将自己的“滨海生活”卖掉以便与过去的生活一刀两断,规划新生活。还有,来自加拿大的吉恩·贝利弗,他在历经“中年危机”时,断然决定徒步环游世界。这些现实又何曾不具争议?他们的决定,人们可以嘲讽为逃避,可批判为借口,但是,他们在这期间寻找到了自我,认清未来,这是绝不可否认的。他们用独处去寻觅静,有在静中感受自由,发现自我。

    有的人用静缓解压力,有的人用静看透浮尘,有的人用静发现世界。一个人独处,或者和那些能带给我心静的人相处,并不能让我感到对生活压力的解脱,不能让我在受任之时享受到清闲的快感。这样的静,不能带给我多少庇护而使我逃脱。事实上,它是让我更容易从世外看清事理,让我的灵感源源不断的从泉眼中涌出。

    一个人的房间,带来独处,将我从千百只眼下解救出来。而片刻的独处,又带来静,让我的世界得以喘息。在静的空间里,我会发现原来茶里还有另一种味道,原来我还可以这样去理解他人。

    独处的静,带不来温暖的港湾,而是视野。

    为了逃脱而独处,得不到雨中的伞,而是无穷无尽的深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人的房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yc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