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什么,得到什么》刘姗姗 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第1506天
今天在心理病理学课堂上,学到“内感性不适”这一临床精神症状,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患有这类症状的病人的所见所闻。他们总是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求证自身的那些难以名状的不适感觉,比如挤压牵拉感,蚂蚁虫爬感,但是这些不舒服并没有明确的部位,性质也模糊,令患者感到很不安。患者越不安,越加重“疑心病”,守着自己身体这块“一亩三分地”一有风吹草动便觉如临大敌,长此以外,就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注在与“神秘的敌人”对抗中,而又越来越少地探索外部世界,发展创造性活动,社会功能受损,甚至发展成被害妄想,这是很令人惋惜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身体在正常运行之下,往往没有感觉就是最好的感觉,有感觉也是正常的,比如饥饿,劳累时,甚至是生病时身体会向我们我们警告提示,使我们停下脚步,稍作调整,由对外探索转向自我照顾。身体知道答案,心灵的痛苦会投射在身体上,以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表现出来,安顿好我们的身体是照顾心灵的第一步。
在照顾身心的过程中,不管是让身体更自由,还是让灵魂更自由,我一直相信,专注什么,得到什么。对一件事情的信念越强,它出现的概率就越高。 就像一个整天担心自己生病的人,最后很难不生病,一个反复说自己有问题的人,慢慢就不正常了,自我暗示的力量不可被低估。但光有自我暗示是不够的,比如,一个200斤的人,整天暗示自己:明天我就能瘦。但第二天继续油炸食品随便吃,那肯定是不瘦反胖。在秉持相信的想法基础上,必须付诸实践行动,实践的主体是自己。比如,想瘦下来,也相信自己能瘦,那就怎么做?迈开腿,管住嘴,3分的锻炼搭配7分的合理饮食,坚持数月或数年,自然就能实现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