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
《干校六记》记了什么

《干校六记》记了什么

作者: 哏都唐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23-09-23 12:07 被阅读0次

一、别离

杨绛夫妻在干校初期,经历的是“生离”。而他们的女儿和女婿是经历了“死别”。

以前我就对钱媛的婚姻有着疑惑,杨绛先生写得很少,后来在《我们的钱媛》这本书里,终于看到了全貌。可以说,在那些特定的年代,如果没有坚定的心性,在风浪中是非常容易折戟的。好在那个时候两位老先生的年岁已长,学术地位又高,最主要的是见识过的事情又多,杨绛先生从日军手下过而存,智慧胆识都是超人的。

“别离”对于人心最是揉搓,所以第一记就是写了这个。

二、劳动

干校让一群书生去做体力活,如果只是想到疲累,是痛苦的。

可是有智慧的杨绛先生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和乐趣。1、增强了体能2、增进了感情3、学会了技能

经历的好坏要看你对它的认知,这里面充满了辩证关系。杨绛先生是明白事理的人,所以并不觉得难过。

人情世故老先生最是明白,自己体弱,并不逞强。也不奸滑,自己工资高,就打酒买糖犒劳大家。其实如果一份心地晴朗,后辈自然是晓得的,和谐共处,是所有境遇下人与人最美好的关系。

三、闲情

记闲,这和老人家“笔耕不辍”相对应的。晚年的杨绛先生作品不断,替自己的先生、女儿写,让人们记住的是“他们三个”,三位一体是因为这位女性的勤劳。而干校菜园里的闲,是一种无奈。

四、情谊

“小趋”是一条有情义的狗狗。在善良的人那里得到关心也回馈一份忠诚。可是人都朝不保夕的时候,对于一条狗,老先生不敢给予太多的感情。但毕竟杨绛先生是重情的,一片文章,让一条狗狗的情谊永驻人间,这不也是暗讽那些暗戳戳的人心。

五、幸运

幸运是跟随在险难之后的。那些危险的环境,荒凉的原野,黑暗的吞噬,陌生的营地,无不是收割一个老年人性命的利刃。这样心悸的过程后,让一个老人觉得,有命睡在硬床板上真好。

这是客观地乐观,是自我非盲目自大的幸运,所以才能高寿不夭。

六、妄想

小人物的打算,卑微到把自己的希望归于妄想,是谦卑也是自知。如果一味地看重自己,看重过去的自己,看重别人眼里高高在上的自己,是一种愚蠢。

所以我们读书,获得的是什么呢?别人的经历,别人的成就,别人的风景?不是,都不是,那是别人的。

我们读书就是要化一切为自己所用,当我们了解别人的生活后,应该明白,别人之幸不能复制,己之幸可以从很多过去的经验领取,这就是读书的好处。

多读书吧,如果你读不下去,只能说明你还没有遇到合适的那本。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原名杨季康,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干校六记 杨绛 著

    【读书笔记】干校六记

  • 十一四记

    杨绛先生以沈复《浮生六记》为灵感,将干校期间相关六篇散文名为《干校六记》,分别为“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

  • 干校六记

    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很喜欢。

  • 干校六记

    杨绛大概是喜欢《浮生六记》的,所以书名叫做《干校六记》,我和钱钟书一样,不很喜欢《浮生六记》。杨绛先生的《干校...

  • 《干校六记》

    今天看了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在这个年代能被称为先生的少之又少,杨绛先生算一个。《干校六记》的文章真的很质朴亲切...

  • 读《干校六记》有感

    书名:《干校六记》 作者:杨绛 出版社:三联书店 读杨绛的《干校六记》,我真切地感受到“下乡”岁月的真迹。杨绛...

  • 患难不与共的阿吉

    ——读《干校六记之小趋记情》有感(黄豆芽芽) 杨绛是个爱狗之人,她有情商,对人对狗都一样。在《干校六记》中,有多次...

  • 天气舒适,心情畅快

    在百度云上搜不到杨绛的《干校六记》,想着算了。谁知这么巧看《扬子晚报》人物揭秘版里有一篇:《胡乔木推动干校六记大陆...

  • 评《干校六记》

    《干校六记》是一本又轻又薄的小册子。拿到它的时候我在手里掂了掂,竟有一丝惊奇,与略显沉重的题目不同,小小的书握在手...

  • 读《干校六记》

    人性是复杂的。小时候,我们常被误导,似乎这世界只有好人和坏人。大人们指指点点,谁谁是好人,谁谁是坏人。看电影的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干校六记》记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yx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