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598608/bca0f71afbf6bbf9.jpg)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丁里镇张山头村驻村工作队产业扶贫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98608/fae385c29fae513d.jpg)
初夏的早晨,来到张山头村部远远望去,一片枝繁叶茂的浓浓绿荫,这正是张山头村扶贫工厂ーー园林绿化苗圃场。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驻村工作队长王卫群介绍说。丁里镇张山头村是该镇贫困村之一,也是传统的农业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4户779人。
产业兴则百业兴,实现稳定脱贫,离不开企业的帮扶和产业的发展。在王队长看来,产业是农村长远发展之基,是脱贫致富的主要依托,创办村扶贫工厂,有了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拔掉穷根”。像我这样没有技术、身体又残疾的情况,以前想找一份固定的工作,想都不敢想。“贫困户方立群说。他上有老下有小,因为残疾,给家庭生活带来很大困难。2014年,他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当他为脱贫一筹莫展时,“村企共建”扶贫工厂苗圃场给他带来了新希望。去年11月,结合张山头村的实际,萧县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作为扶贫企业与张山头村达成协议,开启村企共建新模式,正式启动园林绿化扶贫工厂ーー苗圃场的建设。一期苗圃占地约33亩,栽植栾树、太阳李、木槿花、紫薇花、樱花、海棠花、紫玉兰花、石楠球等8种苗木,总投资近100万元,该苗圃场采用“企业+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在村里招工生产,对愿意从事园林栽培的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并吸纳贫困户土地获得分红收入,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方立群就是赶上了这个好机会,成了“扶贫工厂“的第一批工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98608/8309cb0a29041355.jpg)
他自从当了扶贫工厂的苗圃护理员,每月能拿到1500元左右的工资。现在,他逢人便夸:村苗圃场的建设,真是为俺贫困户发放的"大馅饼”。
村企共创”扶贫工厂”,不仅能够得到政府的扶持,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有效化解招工难、用工贵的难题。同时也能为贫困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把农村各种丰富的资源盘活,实现企业和贫困群众双赢的局面。
在王卫群队长的脱贫思路里,发展村扶贫工厂特色产业不单单只为帮扶贫困户摆脱贫困,更重要的是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根据现在的种植规模,该苗圃场建成经营后,能够年产生效益10余万元,带动该村40多户贫困户脱贫,人均年增收约3000余元。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98608/6a2a214ed53f571f.jpg)
王卫群队长充满信心地说,下ー步将继续扩大苗圃基地建设规模,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完善产销一体化链条,让更多的贫困劳力在家门口就业,促进扶贫开发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实现张山头村"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目的。
(谢娟娟)
责任编辑 朱成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