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个时间段,特别丧,不想工作,不想从事律师职业,觉得自己入错行,但却不再是可以多尝试的年纪。
说到可以多尝试的年纪,我想起一句话,在该吃苦的年纪,千万要多吃苦。乍一看没什么毛病,我也总是往吃苦里磨练自己。我认为:在该吃苦的年纪,最好不要吃苦。
这么说有俏皮话的嫌疑,但我想表达是,吃苦本身真没什么价值。一般意义上的“吃苦”指身体耐受痛苦,精神遭到摧残之类。老派观点认为,一个人若在年轻时吃过苦,长大就懂珍惜。但我们同样听到另一些老派说:哎呀,你看这个贪官就是从小穷怕了,长大才报复性地敛财。可见,关于吃苦这事儿究竟是好是坏,老派们也没达成一致。
我猜,老派口中的“吃苦”是想让孩子多体验丰富的世界,多获得真实的反馈。那就老老实实把这句话改成:“在该多尝试的年纪,千万不要少尝试。”不是很好吗?
真实的反馈比吃苦本身有价值得多。弱者牢记自己被伤害的细节,强者牢记自己被伤害的 原因。如果一个孩子吃了程门立雪那样的苦,得到了老师开门教授知识的正反馈,并且认为求学就是大家一起来比惨,岂不是既吃了苦,又学坏了脑子?那还不如你只教坏我的脑子,别让我吃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