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方法胜于想法
“梯子不用时请横放”多么简单且具体的提醒,远胜于“注意安全”这样的空泛提醒。它不仅给使用者提供了方法论,还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这是一条从源头就阻断了事故发生的提醒,小小的标语不仅含着大智慧也含着人间善意和社会公德的实践。所以仅仅有想法是不够的,我们还得研究琢磨具体的方法。简单具体的方法不仅能降低使用者的门槛和代价还能体现个人或者公司以致国家的情怀。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安全提示,可是提示的根本目的或许不在于提示本身,而在于逃避责任。冰冷的提示少了温情,具体而微的方法却直指问题本身,显得多了几许柔情。一个好想法落实到方法上,不见得需要多么华丽的言辞或高端的技术,有时或许就是那么一个小小的工具,一个简单的记录,一句暖心的称呼。
在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不胜枚举。当人们意识到垃圾不能乱扔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有了垃圾桶用于收纳,仅仅有垃圾桶收纳也是不够的,于是有了垃圾分类。当人们意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有了各种道路交通标志的应运而生。当人们在工作中意识到总结和反思的重要性时,工作日志成了职场人的日常。
大人总是想将自己美好的愿望都加诸于孩子身上,于是有了各种禁止做的事,不能早恋,不能打游戏,不能熬夜,不能看不健康的书籍,不能……等等。而孩子并不清楚这些不能背后的逻辑,以及假如做了之后的刺激。所以这样的劝诫和“注意安全”本质上意义相同,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一定能达到好的效果。所以慢慢的有人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家长,在和孩子沟通得减少强制的命令,因为这样是负反馈,而需要增加更多的正反馈:我们可以多读《唐诗三百首》,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十点钟前睡觉,我们打游戏可以规定一个时间吗,我可以和你谈谈关于两性的话题吗,等等。沟通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得选一个更容易达成目的的方法,并且没有其他的副作用。
最后我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本书《清单革命》,这本书是美国的一位很有名气的医生写的。书中用了很多案例向人们展示了由于纷繁复杂的医学操作过程中失误而带来的巨大损失。而解决这些复杂的操作流程只是用了清单这件工具,就将失误率降低了40%以上。人在紧急关头,脑子会受诸多情绪的影响,而依据清单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反而会降低失误率。如今清单应用已经遍布各行各业,航海,航天,制造,生产。清单给各行各业都带去了极高的工作效率和指导性的意义。所以方法本身是值得我们去推敲的,不见得多高深,越简单越具体的反而会是更好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方法胜于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