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关于"如厕"

关于"如厕"

作者: sherrol | 来源:发表于2016-11-24 15:10 被阅读0次

俗语中的“人有三急”有多种说法,但是无论何种说法,内急必是其中之一,因此,尽管“如厕”是人们羞于启齿的不雅话题,却是每个人每日难以回避的行为之一,无论你是沉鱼落雁,气质如兰的白富美,还是灰容土貌,身无分文的矮矬穷。“如厕”面前,人人平等。

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底层,生理需求是人们不可或缺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需求。而说到基本需求,我们常常用四个字来形容:衣食住行。其实,我认为,这个说法对于“如厕”是极为不公的,它拥有与其它四位同等的重要性,却未享有同样的礼遇。依我看,应该叫“衣食住行厕”。

话说回来,尽管人们羞于谈论“如厕”,但是毕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离不了它,所以,人们还是投入了一些科研和经费来不断提高“如厕”的用户体验,尤其是现当代时期。从古至今整个厕所的发展历程,我认为可以分为两个时期,“蹲坑时代”和“马桶时代”。蹲坑时代的厕所,俗称“茅房”,里面由若干“茅坑”组成。即便是皇帝老儿的“金坑”,也还得蹲着用。蹲着如厕,的确是累了点,特别是对于“老弱病残孕和抱小孩的用户”。终于,一个伟大的人发明了伟大的“马桶”,可以坐着“如厕”,用户体验极大改善。马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是皇帝专用的“玉制”马桶。第一个民用的马桶是英国的某人在16世纪发明的,而中国的第一件陶瓷民用马桶是1914年由英国人在唐山开厂制造的,随后在上海开始盛行。上海人总是走在中国时髦的最前列,连“坐着如厕”也不例外。

说到“如厕面前,人人平等”,让我想起了一个早年不知从哪本书上读来的据说是真实的故事。昔日台湾第一美女胡因梦,才情出众,宛如天仙,与风流才子李敖一见钟情,闪电结婚,真是绝配。谁知,这对才子佳人,婚后仅三月有余,即闪电离婚。而究其原因,也着实让人大跌眼镜:李敖无意中看到胡因梦上厕所时脸颊憋得通红,表情狰狞,才恍然大悟:原来女神也是要拉屎的,实在无法忍受,于是分手了。唉,真是“如厕”惹的祸。不过,时隔多年,李敖形容前妻胡因梦时说的话还是让我有些感动的:“如果有一个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悠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一定不是别人,她就是胡因梦”。

相关文章

  • 关于如厕

    去年夏天开始,外婆就催我给娃进行如厕训练,老人家那个焦虑啊, “你再不训练他就晚啦,跟他一样大的小朋友都开始啦…”...

  • 关于"如厕"

    俗语中的“人有三急”有多种说法,但是无论何种说法,内急必是其中之一,因此,尽管“如厕”是人们羞于启齿的不雅话题,却...

  • 【如厕训练】|关于自主入厕那些事儿!

    【如厕训练】|关于自主入厕那些事儿! 【如厕训练】|大热天的还穿纸尿裤啊?我家宝宝早就自主如厕了 关注↑↑↑【胖豆...

  • 小不点的成长点滴

    关于如厕 花点时间来讨论幼儿如厕训练的话题吧,如厕对幼儿的独立非常重要,并且关乎自尊,自信,自立的发展。 ...

  • 孩子如厕训练,我掉过的那些坑(想戒尿不湿的必看)

    这是一篇关于孩子如厕训练的经验总结,我曾经在训练孩子如厕方面掉过很多个坑,但是所幸的是,后来通过学习,同时结合自己...

  • 20大刺激神经的户外厕所,3号超像任意门,17号靠月亮冲厕所

    户外的刚需都有啥?别告诉我是什么登山包登山杖,或者是雨衣遮阳帽,明明是厕所好吗? 关于户外如厕,猩妹妹之前讲过如厕...

  • 如厕

    蹲坐着的这个台面 长板条条遮住的锁门 和一长串抽落一地的杨树年轮 都呼吸着淹散不去的体味 这是生活的累赘 即便在金...

  • 如厕

    太阳照耀着后背 老家的茅坑荒废已久 天空飘着几朵白白的云 轻轻的风吹向我臀部 蹲着的感觉 像似小时候捉迷藏 想出的...

  • 如厕

    “喂,完事儿没,快憋不住了!” 里面没有回应。 我弯腰从木板门底下往里看了一眼,脚还在,里面确实有人。 强憋了五分...

  • 如厕

    引力太强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如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ib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