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即是思考

作者: Cherles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11:44 被阅读5次

    结构化思考

    有一档节目叫做《最强大脑》,选手们记忆力惊人,这已经很可怕了。更可怕的是他们的记忆速度,在节目里都是限时记忆,要在极短的时间记住大量的细节。如果做个类比的话,普通人的记忆力就像自行车,有的干脆就是手推车,而这些选手的记忆力就像高铁,量大速度还快。

    难道他们都有特异功能?普通人能否通过学习、训练获得类似的能力?起码要变成电动车。有个有意思的小测试,我们可以来试试。

    下图一共9个符号,分为3行,分别代表1-9这9个数字。请用30s记住他们。开始计时…

    30s过去了,你记住了吗?如果记住了,恭喜你,天赋异禀。记不住,也没有关系,我相信不是你一个人记不住,你只是普普通通的人类中的一员。我们尝试把上图稍作调整。

    怎么样?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吧?这就是结构化的神奇之处。

    人的思考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在发散思维、收敛思维之间切换,但是结构化的思维却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获得。在我们的脑袋里,会有数不清的新奇的想法、零碎的知识、杂乱甚至自我矛盾的观点。他们之间或多或少都有点很弱的联系,但是却始终无法成为稳定的连接。就像一堆碎石块,无法筑成城堡。

    写作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构化思考的过程。我们需要把弱连接的线慢慢收紧,让关键的节点发生更强的联系,概念、观点、逻辑链条逐步浮出水面,最终形成一张网。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会一遍一遍的重复这个过程,有时候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有时候看似已经有了结构化,其实是一个不能自洽的结构,手指轻轻一按就会坍塌。

    随着思考的深入,写作就像有源之水,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归纳升华

    写作一方面是对已有的概念、观点、逻辑链条的整合,另一方面还是各个节点新连接的打磨。很多平时我们没有关注的、没有想过的事情,会在写作的时候自动的活跃起来,他们之间会发生新的联系,产生新的回路。

    写作的时候,我们不管是空间、还是时间维度上都有了更阔绰的挪腾空间。空间上,我们不必拘泥于一事、一人、一物,无论远近高低,信手拈来都可以入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时间上,我们可以追问宇宙大爆炸,可以向上下五千年求索,也可以乘坐时间机器,穿越到未来。

    吴伯凡老师为了说明「無」这个概念,在文章中举了几个例子:

    • 《易经》:「阴阳生两仪」

    • 《道德经》:「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设计的目的是呈现「无」

    • 作曲家德彪西:「所谓的音乐,就使用听得见的音乐和旋律,制造一个意味深长的休止」

    • 白居易《琵琶行》:「此处无声胜有声」

    如果说平时的积累是N,那么写作要尽量做到N+1。N是基础,1是升华,1是独一无二的价值。

    以输出为输入

    在电影《后会无期》,韩寒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读过很多书,依然学不到知识;学到了很多知识,依然掌握不了为人处事的技能。在这个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并不缺信息和知识。和古人的学富五车相比,我们一个手机所能承载的知识,就足以媲美一座大型图书馆。

    持续不断的输入,并不会造就我们。西方有一个说法,“We Are What We Eat”,我们吃得好,我们就会变好。但是,在知识领域相反,我们输出什么才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把韩寒当作作家的话,我们只关注他的文章和书;把韩寒当作导演的话,我们只关注他的电影;把韩寒当作赛车手,我们只关注他的比赛。

    以输出为输入,用输出驱动输入,用写作驱动阅读,驱动思考,驱动一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即是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kp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