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 多云转阴有小雨
昨晚,妹妹给我玉米,没要,家里还有。是的,家里还有3元一斤的玉米,虽然长得不太齐整,玉米粒有些嫩。本地玉米嫩的原因,是菜农等不及它完全成熟就采摘,谨防被“大麻袋”一锅端全部掠去,辛苦白费。
吃过早餐,倪先生上班,我拾掇拾掇家务,去娘家。
前天,朋友送的两盒苏州水蜜桃,一盒给了公公,另一盒留给父母。你自己不吃?不吃。虽然也很喜欢吃桃子,但父母更重要。
我常说,年轻人以后有机会吃好的,而老年人吃的机会越来越少,特别是价格高的食物比如60多元一斤的河虾、10多元一只的水蜜桃,他们自己舍不得买,子女应该投其所好,满足他们想吃又舍不得买的心理。
就公公而言,今年夏天,河虾吃到厌(他自己说,今年是河虾吃得最多的一年),水蜜桃也送过2次。尽子女职责,多给予关爱。
到娘家的时候是9点半,院门紧闭,静悄悄。原来,父亲去村里开会,母亲在房间里打盹。
没有提前告知,我的到来让母亲惊喜,她马上切西瓜。1.5元一斤的本地西瓜甜蜜多汁,我一下子吃3块,估计午饭都吃不下了。
大约半小时后,父亲回来。见我在家,也很意外。
午餐,荤菜少,父亲有些过意不去,说没啥招待。
就是怕你们多买菜才不提前告知的,喏,这碗“鳗鲡菜”我最喜欢了。
所谓的“鳗鲡菜”就是盐渍菜,腌制后的菜心加油加糖加姜丝炖熟。酸溜溜,甜味味,肥嘟嘟,特别开胃。按照现代人的说法,那是不健康的食物,但我小时候的餐桌上,鳗鲡菜必不可少。那时候的当地农民,家家有只咸菜缸,腌制尚菜、雪里蕻、菜心,咸菜下饭,不容易坏,而且价廉不值钱。
“鳗鲡菜”多年不吃了,今天多吃点。
吃过午餐,父亲让母亲去菜地斫毛豆,然后坐下来,撕豆结,剥毛豆子。所有的豆结和毛豆子全部叫我带回去,推都推不掉。
唉,父母一心想着儿女,儿女怎么不善待父母呢?
娘家回来,临一遍赵孟頫的《心经》。还没临完,提早下班的倪先生催我返城。
今晚,宴请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