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白日梦一份交待
傍晚被风吹乱发丝的云,在余晖的映照下整理仪容。我未停下奔跑的脚步,却忍不住频频回头。
起初我只是在心里感慨云像一只坠落人间、浴火重生的凤凰。后来风偷听了我的心声,趁我不备吹了一大口气,于是我也示意朋友说:“你看那云,好像彗星!”她有些不知所措地笑了下,说:“我没觉得像什么啊。”
忽然心里就升起了一缕落寞,我只得抬头,遥遥望着那朦胧模糊的月。晨昏的景色,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我的梦境里。当我每次企图用忙碌麻痹自己的时候,它就不期而至,用浪漫的幻想拉开我与现实的距离。
我常会梦见六月份的大考,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未知的等待属于别人,而我,在上交语文答卷时就已明白,我失败了。高考失利是种怎样的体验?仿佛桌子边缘的玻璃杯,轻轻一碰就破碎了。填志愿时,本可以选择背井离乡、去往远方,但我失去了争取的资格,我再次对父母妥协,选择留在他们身边。我唯一的反抗,是将第一志愿填到了梦里的姑苏,那座“做不成诗人,便做游子”的江南之城。尽管我明白,我根本没有机会,那只是给白日梦的一个交待、一场断送。
于是我度过了最浑浑噩噩的三个月,每天将自己关在房间,只留一扇落地窗孤零零地照着外面的世界,而我用窗帘隔绝了一切。直到某天,窗帘打开了,我望着天花板发呆。恍惚看到了精灵在洁白的天花板跳跃着、舞蹈着,原来是阳台的池水折射了太阳的光。我开始将目光转向窗外,奢望某片云、某朵花能够为我短暂停留。其实只有自己明白,我不过是在等一个回应、一个答案。
我未收到回应,没有等到答案,在一顿激烈的争执中我彻底失去了信心。我写的最多的文字,是对那个时候心态记录、描写、再描写,就像要将其深深刻入骨子里。反复咀嚼,哪怕味同嚼蜡。我的笔,变成了情绪回收站,我不敢轻易回头看那些文字,不敢再看和他相关的任何事情。2016年夏天,最大的打击其实不是高考的失利,而是感情的终结、无果。
我瘦到了八十六斤,可当我后来提及此事,他似乎没有任何的情绪波澜,一阵风吹过罢了。食不下咽,寝不安眠,我患上了抑郁。我却还要瞒着家人,伪装自己正常。我不愿意去看医生,我太清楚自己的病症了,我已经没有力气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那是二十年中最黑暗的一段日子。
我走出来了,如今轻描淡写,就像别人的故事。我的白日梦么,早就寄托在了那些零散的文字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