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不知道的夏天》有一种穿越感,仿佛穿过时光隧道,来到五十年前的那个夏天。六个孩子的母亲还是一把小蛮腰,摇摆着裙裾走过一扇扇打开的门窗,对别人家的窃窃私语听而不闻;父亲能吃能喝能睡能干活,一张竹躺椅在凉水冲过的小院一角享受着难得的休闲时光;五姐妹挤着小脑袋瓜儿对着水缸里的莲叶叽叽喳喳;唯一的小弟妖妖总是和人打得黏糊糊血糊糊地壮烈归来,痛哭流涕的表演功夫更是一流。墙角水缸里的莲叶和篱笆边上的几棵美人蕉给这个夏天带来清凉,记忆中的那个夏天只剩下莫奈的油画《池塘·睡莲》,只剩下阿赫玛托娃的那句诗:雨会带来小城的气息。
余继聪《那些消逝的声音》曾经在我们的街头巷尾,在我们的村口,在我们的篱笆墙外响起。但作者不写“磨剪子,抢菜刀”的吆喝,而写自家院子里磨刀石上日消月磨的凹槽;不写补锅匠烦琐修补过程,而写锅破的无奈和木桶散架的无助;敲叮叮糖的铲子清脆悠长,不如叮叮糖的咀嚼糯香绵长;不写劁猪匠的手艺如何,而写同行间的相重相轻和邻里间的家长里短。清苦的日子,细碎的时光,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绿色家园和青葱岁月的怀想。
李晓愚《辗转反侧时,古诗是良药》吸引我的不是古诗可以换跳跳糖烤锅巴猪肉脯豆腐干,也不是古诗可以修复产后抑郁,而是计算机青年才俊用几何美来给六岁儿子讲杜诗,两个黄鹂是两个点,一行白鹭是一条线,窗含西岭是一个面,门泊东吴就是一个空间体。令人脑洞大开。
简默《回望书》还是对过去慢生活的回望。城里人住上高楼了,听不到鸡鸣了,喝不上井水了,有人却想到在车库掏井,在楼顶养鸡;乡里人住进了新农村,晒麦场没有了,有人却把楼顶、柏油路和篮球场派上了用场。小巷没了,小院没了,天井没了,蛙声远了,鸟声疏了,让人禁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回望。
附:《散文选刊》2017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资料不全)
《雨》(鲍尔吉·原野)《韩金菊》(雷达)
《感怀之什》(王巨才)
《母亲百岁记》(冯骥才)
《进入》(朱以撒)《树的命运》(蒋殊)
《火烧军马场》(于志学)
《四麦之地》(李旭)
《从刘几到刘辉》(周亚鹰)
《瞧山里人干的高雅洋活》(张展欣)
《左邻右舍》(安谅)
《我爸是矿工》(李芝桂)
《山村爱情》(边瑾)
《一只飞过高原的鸟》(至简)
(2022.4.2.~4.10.日记,14:50.初稿)(续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