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7月31日上午8:30,許昌實驗小學電大禮堂內座無虛席,大家齊聚一堂參加2017年許昌市義務教育統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培訓會。

開幕式上,專家闡釋了我們本次學習的重要意義,並對本次學習提出了幾點要求。我想我一定要認真學習理論知識,並於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理論知識、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最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材的主要特點
一、立德樹人,自然渗透。
重點是自然滲透。
二、保護天性,幼小銜接。
孩子的天性,要求我們教學要兒童化:活動中學,遊戲中學,增加體驗式教學。讓孩子得到更多的鍛鍊和體驗。

三、夯實基礎,全面啓蒙。
在這裏,重點是全面,怎樣全面?先看語文素養的含義!(如上圖)語文能力是核心,語文能力要靠什麼?要靠練,要靠長期的訓練慢慢地提高。 教師“練扶放 ” ,相應地學生“學練用”,教和學是重要的,但也不是主要的,只能占課堂的¼或三分之一,剩下的時間讓學生去練一練、用一用。
四、難度適宜,梯度合理。
新教材知識點少了,但活動量和實踐量增多了。知識點是一點一點在增加,所以要更多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幼小銜接階段,學習興趣重于一切,因為他們是剛升入小學階段的兒童!
五、強化運用,聯係生活。
這是重點!一是運用,即語用(語文實踐)。新教材要求結合生活進行學習,學生在課堂不可能完成,在生活中發現學習,學會學習!
六、引導發現,倡導自主。
每節課,老师不要先說話。讓學生先觀察發現知識點,然後讓學生好說一說怎樣學習這些知識點。教師真正做學生的學習夥伴!
七、課外閱讀,歸入課程。
課標要求: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群文閱讀,海量閱讀,整本書對比閱讀。


課本設計之外的意圖和視角分析:
以《我上學了》為例,以平等的姿態,自然滲透,而不是說教,找一個自己的身份。《我是中國人》其實是身份認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是小学生》情緒轉變,身份轉變,學生規範。《我愛學語文》習慣的養成:讀書姿勢,寫字規範,講故事,聽故事。給孩子豐富的入學教育!

新教材安排先學漢字 ,是因為:第一, 漢字作為學習的重要意義。第二,孩子入學前接觸最多的是漢字,增加孩子學習的親切感。第三拼音作為識字的工具之一,要弱化拼音的影響,增強其他學習方法的接觸。

通過識字加油站,呂老師強調:利用常用字推進學習,利用常用字鞏固拼音學習。這是雙向促進!生活識字,孩子更多的是在生活中自主識字。
复現!見得多了,自然就認識了!怎麼見?閱讀!並多給孩子創設情境!

字词句運用識字,目的是學習加一加的識字法。要拓展、補充去練和用,引導孩子回憶和新知!並通過優生給後進生帶來學習方法的啟示。教的是方法,訓練的是能力!所以老师會越来越輕松!呂老師以李艳萍校长為例,引導大家关注教的方法,訓練學生的能力!
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我們要儘量這樣做:口頭組詞,書面組詞,一個字組多個詞!增加的不僅是學生的识字量,而且是學生的思維發展!



利用展示台,利用桌牌,名牌是識字卡,讓孩子進行識字學習。
恰當的補充會辅助學習,不會加大學生識字負擔!這也是高效課堂的標誌。

書寫有規律,靠練才鞏固內化吸收!所以板書的每一个字都要規範,邊寫邊口述出來。


注意:大人的身份可以是父母、哥哥姐姐、老师、同學、高年級的孩子等等!

識字寫字教學建議

一定謹記:整體認讀!


識字方法要熟記,並交給學生。


漢語拼音教學建議






















通過一上午的學習,對新教材的認識的視角擴大了!對教材表面變化的背後意圖也有了深刻的體會!希望通過實踐運用理論知識,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