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爱下去吗?
当我读到张文质老师的一句话:“你一定要记住,你爱的是你的孩子、而不是他的表现。无论他表现好还是表现不好,他都是你的孩子。”我告诉自己,不能不爱,只有更爱,走进他们的心里,才能改变他们。他们的表现确实不好,但是这样的状况是谁造成的呢?
原本在二年级的时候,他们是很积极向上、阳光活泼的。而就在升入三年级的时候,学校改制了。政府接管,私立变公办,之前的老师全部辞退。由公办教师任教,而当时一所新改制学校,各项还不是很完善,又严重缺乏老师。数学老师由一位男老师接任,兼班主任。而从初中调配了一位化学老师担任了语文老师。他们都缺乏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平时也没有跟孩子及时沟通。而那位班主任经常批评孩子,性格暴躁,孩子们难以接受。
过了半年,又逢新冠疫情爆发,将近一个学期都在家里上网课,有些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疏于管教,染上了游戏瘾,处在关键期的三年级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去了。升入四年级后,孩子开始难管了,再加上家长的不配合,学生们就这样一步步走向迷途。
这样看来,他们现在的表现最初并不是他们造成的。我有何理由不爱这些孩子呢?我们爱学生,是无条件的。而不是,他们表现好,成绩优秀,我们才爱,那根本就不是爱,而是功利。
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他强调的是不可忽视孩子所蕴含的无限的潜力。
又当我读到苏霍姆林斯基在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第一条建议,教育家这样写道——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和男女青年。要知道,我们面前的这个人才刚刚开始生活在世界上,我们可以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到压制、伤害和扼杀。因此,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如醍醐灌顶,警醒了我。我要全心去爱孩子,而不是他们的表现,也不是他们的成绩。我更应该容忍他们的弱点,并深信我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