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有一天,小猴儿到一个遥远的村子换玉米, 村子里居住着一位留守老太太。这些天,老太太特别想吃红薯,快中午时,听到外面有换红薯的吆喝声,于是吃力地挪动着小脚来到大街上,让小猴儿去阁楼上帮她背一袋玉米。小猴儿上到阁楼,挑拣了最里面一袋不潮湿的玉米背下来,小猴儿看老太太挺不容易的,也就没有再解开袋子验证一下玉米的等级,直接按一级计算,秤了秤玉米,除了秤够老人应得的红薯,临走时又多给了老人几个,小脚老人感激不尽。
后来小猴儿回到家,把一袋袋玉米扛到粮仓,再一袋袋解开准备晾晒。一道工序做得久了,自然就成了轻车熟路。只见小猴双手抓起袋子底角,用力一提,大半袋子玉米就会跑出来,剩下的小半袋儿只需用力一抖,一袋玉米倾刻倒完。小猴一袋接一袋倒着,当剩下最后一袋时,小猴觉得不好倒,以为是自己累了,于是憋足了劲,想用最后一把力倒完,然后扔下袋子就去睡觉。
小猴儿这一用力,袋子空了,但他整个人也呆住了,一塌塌百元大钞从玉米堆上向下滑落,小猴儿的心剧速跳动,血往上涌,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他本能的看了看手上的口袋,一眼就认出,是那位老太太的,这是他常年做买卖的本能,不会认错的。
不愧是机灵的小猴儿,只消片刻,他冷静了下来,再看四周,母亲妻子儿女都不在,小猴儿赶紧收拾了一下,装作没事人似的出去了。
至于后来为什么没有人来追查,传说不一,有的说是一贪官藏到老家的赃物,不敢明目张胆的追查;有的说是一包工头挣的钱太多了,于是他老婆偷偷给了娘家,老婆怕老公知道也不敢追查;还有的说是一个暴发户挣的钱太多了,东藏西藏地,早已把这一袋钱忘记了,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丢了呢!
总之这一切都是猜测,到底是真是假,谁也搞不清。
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的小猴儿,烦恼也与日俱增。躺在敞亮的房子里,家具用具一律崭新,但是总有一种孤寂感来侵袭他,占据了他的身和心,而且愈演愈烈,有时甚至灼烧得他难以忍受。
再看看自己的妻子,除了傻笑就是胡说,更别说衣衫不整,流鼻涕和哈喇子了,一种厌倦之情油然而生。
他越来越希望绒花出走得更远一点儿、更久一些,或者干脆就不要回来了。
但是这么多年来,在亲人的庇护下,绒花也仅仅是在两个村庄来回走动。
这样的日子折磨着小猴儿,于是他不动声色地打开了大门,不再上锁了,理由很充分,因为自己不再出远门儿做买卖了。
绒花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出走的时间越来越长,地点越来越远了。如此反复,后来村子里再也见不到绒花的影子了。
于是小猴儿发动过街坊四邻去寻找绒花,但终究也没有找到。
绒花的两个孩子由于从小是奶奶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对母亲并没有多大的感觉和留恋。
因此小猴儿名正言顺的成了单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