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总打算试点新产品,让苏菲出一个试点方案。苏菲有点慌了——试点要干什么?方案怎么写?什么都不会啊!想起来沈总说过,有不会、不明白的事情,多和一线讨论,省公司尤其是业务大省的一线主管实战经验丰富,是业务发展的智囊团。于是苏菲赶紧和几个要好的业务主管打电话取经。
问了一圈,苏菲大致搞明白了:一次试点相当于一次市场探测行动,行动就要有目标,是销售收入?还是使用客户数?还是别的?其次需要有配套业务拓展的要素:产品资费、营销资源、渠道政策、业务流程指引等等。
苏菲硬着头皮写了一份2页纸的试点方案,列了几个试点省份、选取理由,以及试点资费等等,硬着头皮发给了沈总。
本来都做好了被批评的准备,结果竟然没有。沈总让苏菲叫上产品的严总以及相关同事开会讨论试点方案。开会那天,严总、苏菲的前顶头上司雷利、以及组里另一位资深专家何宽都来了。看到严总,苏菲心里稍微踏实了些。大家开始对方案逐条讨论起来。
“只是根据安信达业务收入排名选取试点省的话,小省就没机会了。但实际上这两年江西和安徽做得不错,排名上升很快,在增值服务和精益运营方面也可圈可点,建议把这两个省也放进去。”雷利说。
“新产品的部分功能和安信达是重叠的,试点期不能敞开用,否则对存量业务冲击太大了。这部分功能的试点折后价不能低于安信达,同时,平台侧要增加用量限制,做好信控,避免渠道商钻空子。”何宽也发现一个大bug。
“对,说到渠道,我建议咱们收紧一些。现在业内都知道我们出了新技术,尤其那次36氪报道之后,合作伙伴都往上扑。我看前几天友萌的股票都涨了20%。”严总以一贯不紧不慢的语调问道:“老沈,你觉得每个省几家合适?”
沈总沉吟了一下:“5家!”
“好!我也觉得10家太多。”严总转头对苏菲说:“新业务可以小步快跑,渠道商招多了,增加管理成本,对新业务来说,一开始不在于摊子铺多大,而是把客户需求摸清楚,找几家好的就可以了。”
苏菲心悦诚服地点点头,心里感慨——这样的会,信息量太大了,光是听着都能涨知识。哎,要是以前能有机会多参加这样的会就好了。这么想着,不由得对雷利生出几丝怨恨来——都是他,平时汇报从来不带下属,只知道给手下派活儿,从来不管员工成长,反正最后成绩都是他的,至于你是不是能从工作中得到成长,从来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苏菲,你看看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苏菲听到沈总叫自己,忙回过神,赶紧回应:“领导,确实还有个问题:好几个省都反馈,对新产品不熟,没法拟试点销售的合同,让总部给一份合同范本。”
“这个简单,你拉上广东或者江苏这样的省,让省里写一份,你改改再找法务审一下就行了。”
就这样,经过一下午讨论,试点方案越来越详实和细致了。会后,苏菲综合会上的讨论修订了方案,并写了会议纪要发给了所有参会人,抄送沈总和严总。沈总又发出了指示:给试点省正式发通知,启动试点。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