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世上走一回,仅此一回,有没有来生现代科技还不能给我们一个肯定的答案,宗教能给我们一个肯定的答案,但至今没有人亲身验证过。都说猫有九条命,但人们见到的事实是猫也只能死一回,那个九条命的传说或许是人们因某种情感因素期望猫能有躲过九次死的神赋,但死了就是死了,永远活不过来了。所以,自然界里的生命仅有一次,人与动物的区别应该是人活得更有精神更有灵魂更有思想才有意义,至少活着的时候应该把一些关于活着的基本问题活明白。尽管我们这里的人们特别崇拜儒家圣人及其文化,但这些崇拜者中仍然有许多的人不知道他们口中心中的圣人曾经发出过“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慨。当然,对于宣扬“难得糊涂”的人来说,无论是他真的信奉还是无奈的颓废,他是永远不会觉醒“人生”的。我们这里追随“难得糊涂”的人却是大有人在难以估量的。
所以我说,活一回能活明白,就不是一个幼稚的观点。因为,我们这里有许多的人终生浑浑噩噩不明生为何所生,死为何所死;还有许多的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欺欺人;还有许多的人以讹传讹,终其一生难以脱魅。总之一言,活不明白。
活不明白的历史由来已久了。就以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为例,活不明白的人生依然继续着。人对世界的认知应该从基本的概念开始,比如,我们的孩子上学了,我们要告诉他(他)为什么上学,就对他(她)讲:人只有先学习知识才能增长能力,长大了才能把要做的事做好。而不是庄重地告诉他(她)甚至隆重地举行仪式向他(她)强化一个概念:学习是为了当谁的接班人。这就是一个基本概念的认知问题。类似的基本概念的认知,都应该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学习阶段的重要内容,更是以后独立思考的思想基础。如果基本概念的认知错了,那么人对于事物的认知也会出现错误,更加有害的是以此错误概念进行的思考也必然是错误的,甚至是非颠倒。再比如,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这样的认知尤其是这样的社会认知会让人从小就有一个自尊独立的人格养成,对于人的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如果一个人从小接受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而且造成这些不平等的人为因素和社会原因还要宿命地认同,或者是因为这样不平等的社会环境让人从小就自然而然地接受这样不平等的宿命,那么,这样的认知,除非个体的觉醒必将误导这个人的一生,甚至他(她)一生奴性还不够,还要教导他(她)的后代也应该奴性。这不是他(她)天生就有奴性,而是他(她)从开始认识事物时接受的概念让他(她)认为这样是正确的。
这样说的话,我想很少有人反驳我的观点。只是面对概念扭曲已经病入膏肓的现实的时候,即使认识到这样严重现状的人,也往往因为找不到出路会又重新返回头去走老路。
一个从认知到行动的切实可行的途径依然应该从认知开始,只是面对中国的情况,人的认知至社会认知的纠偏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工程。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如果能致力于人的认知的正确,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达到社会认知的正确,才是一个让中国人真正站起来的伟业。只有人的认知和社会认知的纠偏完成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才会趋于世界的本质,以此为基础的思想较之过去才是一种觉醒,接下来的行动则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了。
我有许多与现实悖论的文章被网管删了。2016的年初我们这里强调全媒体一个姓,期间还出了些耐人寻味的热闹。年年都有因为极少的小学生因为不能加入少先队而心蒙阴影。天天我都见到摇尾乞怜的人和狗… …
所以,活个明白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恐怕还是很遥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