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作者: 岚月无风 | 来源:发表于2020-11-15 19:14 被阅读0次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使学生了解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习性。

    本课要求识记十个生字,辨析一个多音字“着”,会写“竹、牙、马、用、几”五个汉字。在识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背诵课文。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式是“谁做什么”比如“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等。在教学设计当中,可以利用这样的句式说话。同时拓展学生对动物习性的认识。

    这里我重点写一写对第二课时的反思。第二课时以复习导入。通过全班齐读,开火车读,加上拼音读,去掉拼音读等多重朗读形式再一次识记生字。

  紧接着PPT上出现冬日下雪的动态图景,营造下雪时的气氛。再出示“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两句。请学生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指导朗读和让学生多种形式的读,读出下雪时的兴奋和激动。相机讲解“一群”,让学生理解“群”的意义。拓展“羊群、鸟群、人群”和“一群羊、一群鸟、一群人”从而加深对“群”字的理解。

    通过“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他们分别画了什么?”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再读课文,筛选信息。老师相机在黑板上贴上相应的词语。

    再通过“看板贴读一读、连线读一读、拍手读一读、男女生读一读、师生合作读一读”读通读顺。

    “小动物们都怎么画画呢?”“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之情。

    解决了谁画,画什么,怎么画三个问题后,老师有梯度的抛出“小鸡为什么画的是竹叶,而不是梅花?”这一问题。让学生再一次加深对小动物小脚印的印象。同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

  请学生来问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指导学生读好问句。读出疑惑和不解。最后学生齐回答“他在洞里睡着啦。”指导学生读得小声读出轻声,读得轻一点。

    接着通过填空背诵全文。然后指导书写“用和几”。

    在教学过程中,环节流畅,以读为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关注感叹号和问好的语气。指导读好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以读促教。

    同时营造气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读和说相结合。达到迁移运用的目的。

    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是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在品评的过程中,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爱上写字。及时纠正孩子书写时的坐姿。

相关文章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以韵文的形式出现,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爪子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一节校内公开课,讲的是一年级上册第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在低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课堂中我很重视这一点,采用个别认读、开小火车等多种形式来认读生字,...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全文语言...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以诗的形式描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小画家们在雪地上留下了不...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使学生了解小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极其反思

    这篇课文,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很喜欢。不仅喜欢那大雪纷扬,更喜欢那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在雪地里快乐的画画。然后,一直盼望...

  • 《雪地里的小画家》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是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xo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