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学教育-家庭篇
每個人都可以克服自卑,實現超越!

每個人都可以克服自卑,實現超越!

作者: 明子青少年教育与心理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16:18 被阅读8次
    每個人都可以克服自卑,實現超越!

    有个小朋友运气不好,从小身体羸弱,喉部喉咙也有毛病,还患有佝偻病,身体和说话都不利索。小时候,睡在身旁的弟弟死了,体会了死亡的滋味。又差点因为肺炎丧命,出过两次车祸,小命差点丢掉。10岁的时候野外游玩时伤害了同伴,导致他情愿待在家里读书和工作,也不愿与他人合作。就这样一个超级自卑的孩子,竟然实现了逆袭,还考入了维也纳大学,并且还受到大名鼎鼎弗洛伊德的赏识,成为了他的学生。这个人就是在自卑中实现自我超越的典型,我的亲身经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实现自我超越呢?有什么动力可以推动我们实现自我超越,实现人生意义呢?我们怎么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超越呢?读完这本书,你将会找得到答案。

    《自卑與超越》——本书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就是刚才所说的那个小朋友,他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心理学三巨头之一,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

    阿德勒虽然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但他反对弗洛伊德的性欲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和自我奋斗对个人的影响,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学的发展。

    阿德勒根据自己蜕变逆袭的经历总结、凝练、升华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个体心理学。他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将自卑化为超越,将理想化为现实,他凭借自己后天的努力打破了先天的魔咒,实践了社会文化和自我奋斗对个人的影响之大。

    好了,事不宜迟,我们马上来学习一下这本书的具体内容。

    在这本书里,作者给读者举了很多自我超越的实例,在拆解的过程中根据内容的逻辑性,我们先来探索自我超越的动力,了解人类处境自我成长的动力之源,找到指引人类发展的方向;接着,我们来探寻自我超越的实现办法,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超越;最后,我们来看看怎样在自我超越中来实现人生的意义,实现个人价值。

    2

    我们先来探索下

    自我超越的动力,了解人类处境的动力之源是什么,并找到指引我们人类发展的方向。

    首先我们要知道改善人类处境的动力之源是自卑感。

    那什么是自卑感呢?

    当你选择的目标自己无力完成时,就会产生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就可以称之为自卑感。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卑感,比如说当你看见某个领域的大神,会觉得自己很弱;看见电视上光彩照人的明星,会觉得自己差的很远。
    但这并不是坏事,这种失落感会推动着我们超越现在这个不完美的自己。从这方面看自卑反而是我们进步的动力,最终让我们超越自己达到卓越。
    自卑感有两种程度,一种是通常意义上的自卑感,一种是自卑情结。
    自卑感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存在的,遇见我们不熟悉不擅长的事情时就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但是遇到自己拿手的事的时候就会消失不见。而自卑情结是一种过度、过分的自卑感。

    例如有的人表面看起来自负,实际上只是在自欺欺人,他们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所以只能强行让自己在一些小事中获得认同感,这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纸老虎。我们每个人身边都可能有说话做事独断,通常听不得一点点反对的意见的人,一旦触碰到他的情绪就会立刻翻脸,或者给你小鞋穿,因为他内心自卑,害怕被戳穿,只能选择用这种强势的外表,来掩盖自己内心的自卑。在生活中,这部分人是有自卑情结,某种层面上讲是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的。

    所以推动我们进步的很多情况下都是通常意义上的自卑感,就是一种心理平衡被某件事打破的感受。

    比如说年底考核,部门同事都是A,只有你自己是C,这种落差就会打破我们的心理平衡,这种显而易见的悬殊会让我们产生尴尬的感觉。尴尬以后我们就会产生自卑感,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一些方式来弥补自卑感了,从而改变自身的处境。

    通常弥补自卑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死磕到底。

    比如先天残疾的运动员杜剑平,雅典残奥会上,他创造了勇夺3金3银的奇迹。杜剑平出生5个月就患了小儿麻痹症,全身瘫痪。住院26天后,医生都放弃了他。但杜剑平最终站了起来,虽然手脚不便,却对游泳情有独钟。他喜欢游泳,尽管只有一条胳膊,在水中难以保持平衡,手入水时还会打到浮标,但他没有放弃,最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站在领奖台上。

    还有一种就是从其他方面进行补偿,大限度的去挖掘自己的长处。

    比如你不喜欢做办公室文职,而你觉得自己口才还不错,那么你可以尝试着去做销售一类的工作。举个例子,没手没脚的演说家尼克·胡哲,他先天不足就通过其他的长处来补偿自己,他用自己的幽默演说将自己克服困难的故事和精神传递给大家,从而在社会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就。

    所以通常意义上来说自卑感是每个人生来都有的,没有好坏之分,它促进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弥补自卑感,改变自身的处境。
    自卑感是人对自身状态的一种不满,所以人人都想改变这样一种现状,这种想要改变的动力,促使一个人不断地付出各种努力去尝试、去行动,让自己变得更好。

    所以说,自卑感是推动我们向前的动力。

    人生来就有自卑感,也天生就有追求优越感的本能。
    明确对优越感目标的追寻激励着我们不断的前进奋斗。
    而优越感目标,一方面是我们潜意识中追求个人的优越感目标,另一方面是意识中,我们对生活中社会共生优越感目标的追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研究表明,很多医生之所以成为医生,往往是他们在人生早期的时候都亲身经历或者是间接听闻过死亡的实例,这些事件往往给他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缺乏安全感。正是这种感受激发了他们努力学医的决心,他们渴望找到一种跟死亡相对抗的方法,他们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让自己获取优越感。这样的优越感目标相对简单,也不需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和需求,他们只是在找寻一种弥补自身安全感的方法。

    而作者阿德勒非常强调社会文化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只有和社会共生的卓越才是真正的卓越,所以我们更需要获取的是对社会共生优越感目标的追求。

    虽然我们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就算我们再牛、再厉害也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我们接着拿医生举例,他们的成功应该是在一次次手术中获得的来自外界的评价和感恩,他们的成功不可能脱离外界而存在。

    我们的成就都建立在现在社会已有资源的基础上。这种优越感是对比自己,发现自己有进步,发现自己对社会有所贡献,别人对自己的敬佩是我们优越感的来源,这个很容易理解,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所以,我们更应该获取的是对社会共生优越感的追求,我们要确定自己所追求的优越感目标,让我们的人生态度为此服务。

    通过上述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人人都有自卑感,也在试图超越自卑感,追求优越感。

    自卑感就像是推力,优越感就像是拉力,这两种感情共同作用下帮助我们发现了超越自己的动力,让我们在提升自己的道路上飞奔。

    自卑感是推进我们进步的动力,而对社会共生优越感目标的追求则激励着我们不断的努力奋斗。

    3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在知道自我超越的动力后,我们

    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自我超越呢?

    首先,想要实现自我超越,需要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创造性的解读。

    我们都知道作者阿德勒曾经是弗洛伊德的学生。

    弗洛伊德的理论非常强调童年经历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你五六岁的时候就基本形成了,如果你在成年之后有什么问题,比如说胆小,害羞,自大等,那就要往你的童年经历开始追溯,比如说你小时候是不是被陌生人吓到了,导致长大以后的胆小行为,在弗洛伊德看来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是很难的,他认为过去的经历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就给了我们一个改变自己的机会,他也非常强调童年经历的影响,同样认为不了解一个人的小时候就无法了解他长大以后的行为。他的病人一旦有了什么问题,他也会从病人的童年经历中寻找原因。

    但是他跟弗洛伊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阿德勒认为人的经历不能决定人的行为,而是人对经历的解读决定了人的行为,

    也就是你怎么看待你自己的经历,决定了你会为此做出什么样的行动。

    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创造性的解读。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如果一个人从小就不受父母喜爱,小时候在幸福缺失之中度过,那么是不是说他长大以后就注定得不到幸福?不一定,他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很幸福的人。

    我们小时候的经历是注定的、改变不了的,但是他能从经历中学到什么经验就说不准了。

    他可能想,上天太不公平了,别人小时候都有关心自己的父母,都过得那么幸福,就我这么悲惨,那既然这样,我自暴自弃好了,我为什么还要管别人呢。但是,他也有可能会这么想,我小时候的苦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再经受了,我要改变自己的状况,让我的孩子不再受我小时候吃过的苦,我要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

    所以阿德勒说环境因素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可以通过重新解读自己的经历,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还告诫老师和家长,千万不要说遗传或者是经历在决定孩子的能力,不是的,

    真正束缚孩子能力的是他自己的想法。

    阿德勒的这个思想非常的振奋人心,因为他不认为客观因素会决定人的行为,而是给了我们一个改变命运的可能,就是——
    你可以通过创造性的解读自己的经历改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对生活中各种具体目标的追求。

    通过个人的努力从改变生活中的目标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让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为目标服务,这是阿德勒根据自己蜕变逆袭的经历总结、凝练、升华出的一套理论。

    阿德勒刚上学的时候成绩非常的差,尤其是在数学方面,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压根没有这方面的天赋,然后有一天,他吃惊的发现他突然开窍了,把老师都不会做的一道题,完整的解答了出来,就是这件事让他一下子信心大增,从此以后完全改变了对于数学的态度,开始喜欢数学了,之后就一直在尽力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成绩自然就变好了。他也成为了他们学校里数学最好的几个学生之一。

    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那些说遗传或者是过去的经历,在决定我们的能力的说法是靠不住的。
    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重新设立目标、积极努力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追求更卓越的东西,实现人生的逆袭。
    那么改变自己认清目标以后又应该怎么做呢,阿德勒也给出了一个方法,

    就要像一个弓箭手一般的绷紧身体和精神,让我们的一切行为都瞄准这个目标来服务。

    举个例子,当家庭有两个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个调皮活泼,非常捣蛋;一个听话木讷,傻里傻气的情况。这是因为,木讷的孩子观察到,另一个孩子因为自己的鲁莽招惹了不少的麻烦。所以他觉得自己宁愿一直傻傻的,都不愿意跟另一个孩子一样聪颖。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些木讷的孩子将外表的愚笨当成是一种机智,是远离麻烦的一种行为。因为他的不聪明,大人们就不会对他有过多的要求,即使犯了一些错误,也会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愚钝而不被指责。所以从他的目标看来,其实他并不傻,只是他用这种傻里傻气的行为来为他要达成的那个目标服务着。

    在阿德勒这里,每个人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他自己的目标,而且都会受到目标的影响。

    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不能病急乱投医,而要对症下药,要从这个行为的目的本身入手。

    所以,要想改变自己,就要认清自己的目标,一旦认清楚自己的目标之后,就要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的一切行为都为你认定的这个目标来服务,如阿德勒说,

    要改变行为,就先要改变目标。

    通过上述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在个体心理学看来,通过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创造性解读,我们就可以改变过去的思想,摆脱过去经历对我们行为的影响。
    就有了改变自己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把主动权抓到自己手上,然后再树立目标。

    从改变目标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一切行为都为我们要达成的目标服务,从而激发自己,实现自我超越而奋斗。

    4

    通过前面的解读,我们已经知道了自我超越的动力以及自我超越的实现办法,最后,我们就来讲讲

    怎样在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这里,阿德勒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其实

    人生所有的问题,本质上都是合作的问题。

    阿德勒认为,人生中可能面临的所有困难,都可以归纳成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一种能让我们得以生存的职业,即职业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怎样看待自己身处的位置,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需要跟不同的人接触、无论你愿不愿意,即社交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世界上存在男女两种性别,身体上的相互吸引是人们的重大情感之一,即婚姻问题。

    职业问题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合作分工,人际关系问题涉及到不同的人之间相互打交道,婚姻问题需要我们跟伴侣相处。

    所以职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婚姻问题,在阿德勒看来归根结底都属于合作问题,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而所谓的人生意义就在于你怎么去面对这三个问题。

    所以阿德勒下了一个定论,一个人的意义只能在跟别人的交往合作中才能体现出来,如果把你自己和别人切割出来,那么你的人生意义就等于零。

    那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唯一的意义就在于对别人和整个社会做贡献,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是合作问题,人生也只有社会意义。
    既然如此,我们怎么才能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呢。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就是要跟他人去建立合作,把注意力放在合作方的身上并建立合作。

    具体怎么达成合作,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了。

    好在,阿德勒给我们讲了

    一条关键原则——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而是要时时刻刻想着你的合作方。

    我们用阿德勒所说的,人类的三大问题之一,婚姻问题作为案例来说明。

    阿德勒说,意识到夫妻双方在婚姻中的合作关系,彼此之间相互关爱,是婚姻和爱情能够成功的唯一方法。

    婚姻关系中夫妻的相处,阿德勒分析说很多家庭都认为,支配以及统治是男方的事,男方在婚姻和家庭中就应该是主导的地位,自然而然的应该是一家之主,说一不二的存在。

    这往往就是很多人婚姻生活不幸福的原因。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夫妻双方忽略了在婚姻中的合作关系。

    合作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两个人的地位要平等。

    如果有一方只知道寻求自身的利益,总是想着要自由以及另一半的迁就妥协,这叫什么合作呢?所以这段婚姻肯定是不幸福的。

    那在婚姻中,正确的合作意识应该是怎么样呢?

    阿德勒说,夫妻双方,男人不要把目光集中在自己的家庭分工上,而是要跟妻子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不能总在婚姻中指责对方的缺点和过错。

    例如现在很多丈夫都会指责自己的妻子掌控着他所有的工作收入,花钱都得请示,将自己的妻子说的体无完肤,罄竹难书。仿佛对方身上布满的都是缺点,这往往是男人没有看到婚姻中的合作方,也就是妻子的贡献,没有和她共同管理家庭的表现。

    当然这对于夫妻双方其实都一样,女人也要跟自己的丈夫合作,不能总抱怨自己的丈夫结婚后总是打游戏,时长晚归,从不带孩子,家务活还总是自己一个人做,要学会体谅丈夫的加班和应酬。

    当然,合作除了互相妥协和体谅,更重要的是沟通,沟通是促进双方合作的有效途径。

    那么怎样才能拥有幸福的婚姻呢?

    不仅仅是相互平等,还要主动给予对方关心,而且你关心对方的程度要比关心自己还要高。
    这样一来任何一方都不会觉得受到对方的克制或者是自己在婚姻中显得无足轻重。只有这样,双方才会有安全感,才能体会到婚姻中自己的重要性,感受到自己被人需要,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合作。

    在个体心理学看来,我们所有的问题本质上都是合作问题,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给整个社会做贡献,所以要实现人生的意义就要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跟他人建立合作,不要过度关注自己,而是时时刻刻想着合作方的利益,把注意力放在合作方的身上。

    5

    简单回顾一下: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实现自我超越呢?有什么动力可以推动我们实现自我超越,实现人生意义呢?我们怎么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超越呢?

    《自卑与超越》,在这本书里,作者就从多个维度,系统跟我们介绍了如何实现自我超越。根据内容的逻辑性,我们把实现自我超越递进分为三大块——

    自我超越的动力、自我超越的实现办法、怎样在自我超越中实现人生的意义。

    我们知道了自我超越的动力是自卑感和优越感的相互作用,自卑感是推动我们进步向前的动力,而对于优越感目标追寻指引着我们发展奋斗的方向。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因为过度焦虑而产生自卑情结。接着我们就需要来看一下实现自我超越的办法,

    阿德勒认为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创造性的解读,树立目标,从改变目标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并且一切行为都要为要将要达成的目标服务。

    最后谈到,怎样在自我超越中实现人生的意义,阿德勒认为人生的三大问题,职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婚姻问题本质上都是合作问题,只有处处想着合作方,把注意力放在合作方身上并建立合作才可以实现我们人生的意义。

    人人都有自卑感,都尝试着超越自己,都在追求着一个也许自己都说不清的目标。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实际上就给出了一个方向,人如果脱离集体而存在,是无法实现自我超越的,只有将自己置于更大的合作体系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真的克服自卑,实现自我超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個人都可以克服自卑,實現超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xq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