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咱们中华文化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宗族情结,讲究一个“落叶归根”。
每个中国人,都对故乡家国有着一份特殊的血脉感情,以至于哪怕远隔重洋,都有年迈的华人回来“寻根”。
只是白云苍狗,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之时,又该如何寻根问祖呢?
姓氏无疑是最好的线索,因为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独一无二的标签。
不过,你知道吗?最早的姓和氏其实是两回事!
“姓”和“氏”分别有着怎样的起源?它们又是从何时开始合二为一呢?小书我将带您一探究竟!
姓是为了区分血缘,防止血缘婚配
姓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
那时,女性负责生娃,经营部落日常,男性则负责打猎,带吃的回家。
因为母系社会时期人们的生产力低下,男性的劳动价值并不大,出门打猎,若是运气不好,就可能一无所获。
女性就不一样了,能缝补能摘果子还能生娃,堪称十项全能。
因此,妇女在彼时的氏族公社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普遍受到重视,孩子们也通常“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左传》记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当时的婚配,往往实行的是内部的血缘婚。
然而人们却逐渐发现,婚配的男女之间血缘关系太近,繁育的后代往往容易患先天性疾病,亦或是智力低下、体质不良。
人们由此觉悟到,婚配男女的血缘关系越远,生育的子女越强健。
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给同一个母亲生的孩子打上标签——“姓”,就渐渐有了“同姓不婚”的习俗。
氏是分家的产物
“氏”的崛起,则得从男性的逆袭说起。
随着经验的积累,人类开始掌握了种植和研制工具的技术。
在分工上,男性种地干活,负责赚钱养家,女性织布生娃,负责貌美如花。
男性在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渐渐地,男女的在氏族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
整个人类社会,也开始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男性开始当家作主,掌握“发言权”。
在这个家族部落扩大的过程中,就会有一部分人分流出去,去建立一个新的部落,为了与老部落区别开来,新部落通常会再取一个“氏”。
氏的出现,记录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
姓氏合二为一,百花齐放
先秦时期,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以分贵贱;女子称姓,以别婚姻。
《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这就是说汉朝之后,姓氏合二为一,就变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姓氏”。
中国的姓氏文化历经了五千年的延续和发展,如今,光是《百家姓》,里面就有504个姓。
姓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中起着独特的凝聚力作用,在每个华人的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