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心念念之,必有回响。
我常常从诗词里看到秦淮河旖旎的风光,也被秦淮八艳各种传奇色彩的故事熏染,一不小心,驻留这座城市已经35年了,常常因为不能全然的洞悉这座我置身其中城市的历史风貌,心里便沉甸甸起来,总是牵挂着什么,更对这条河流的源头充满向往,常想有一天去源头看看,那里留下的关联秦淮河的故事和人情世故。
终于,我获悉这个秦淮河源头小镇——无想小镇进行了重新的整饬。显然,集中了关于秦淮河的众多风情,但应该尚有更多的收获。
今天,伏案书房大半天了,我终于决定放下手中的学习和读书任务,约了好友,驱车前往溧水的无想小镇,看那里的灯光和灯光里想要诉说的故事。
80公里的车程,现代的高速公路大大压缩了我们时间上的担心,一个小时后,我们已经走在小镇的灯光里。
小镇以“无想”源出于附近的一座山的名称,无想山。据说五代十国韩熙载政治上不得意,就寄情山水。某次去溧水游玩,在洪蓝埠见一山风景绮丽,便在山中置地筑台,隐居读书。韩熙载想到佛家的“无我思想”,就给山改名“无想山”,古寺也易名“无想寺”。由此可见,无想两字富含了“远离了我执烦恼的大智慧”观念。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一个偏僻小镇,远离尘嚣,“无想”的观念,或许这也是我“心念念之”的底层挂怀之处。
小镇清欢一角无想水镇以千年古邑为源头。进入小镇,一条条蓝色灯光牵引出一条条河流,交织,曲折向前,石头累积起来的堤岸,小桥,每一块都在诉说历史的悠久和岁月记忆,围绕河道两边是各式唐朝风情建筑,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她流向的古代秦淮河,那一脉相承的唐朝鼎盛期间商贾云集、市井烟火和歌舞传唱场景。
秦淮河源头水系现代人们聪慧,将各色植被景观移植到了瓦舍庭院其间,便增加了我们视觉的饱满度,一个个商贩的门店前点缀了灯笼装饰,糕点糖果面食各种花样,不计其数,都是我们孩提时候的味蕾之向往,各式小件、饰品也是当时工农学商的必备。一个个木制的门廊油漆铮亮,和着灯光,错落在疏离的灯光里,移步换景,仿佛就在不停演示着一个个人间欢喜的快乐生活小故事。不间断穿插在街道上的老百姓雕塑,平淡和俭朴的民风就此飘荡在一条条石板路上,笃定和顽强。
无想小镇 小镇风情显然无想小镇的人们欲望没有大城市高远,一条阔绰的大河旁边,树木青翠,晚樱躲藏在街角兀自盛放,三三两两,散步的情侣低声细语款款走来,带着孩子嬉闹的,笑声便从河面传播开来,轻松了半个小镇。
安静的小镇据说无想小镇的文化还以城隍庙为核心,这更多抵御了人们对物质的欲望,和小镇的“无想”之名暗暗相许。
心里无比的崇尚俭朴平淡的生活,只是心里淤积着太多的城市病症,各种梦想和追求萦绕、挂怀,一天天被推搡着前行,直到疲惫不堪的时候,终究在现在,我看到了我真实的内心愿景。
静静的河水没有一丝涟漪,像一面镜子,或许也只有在远离城市的小镇和乡村,才能看清、才能知晓一颗糖果、一碗小面,鼓腹和甜蜜的效果,一样滋养欢乐和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