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95年出生,俗称95后,至于到多少年死亡,目前暂时还不知道,因为现在我身体还很健康,不出意外的话姑且还能凑合活个好几十年。
说来也惭愧,尽管我出生于90年代,但脑子里却没有关于那个年代的任何记忆,一丁点也没有。从我记事开始,我就记得并且只记得“21世纪”了,所以我老喜欢翻看父母以前的照片,查找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于此,我也很心痛地知道了原来真正地“高考”也出生在那个年代。
“21世纪”这个词在过去是个崭新的词,就像一件刚买的新衣服一样,新奇、漂亮。但现在,这个词已经快渐渐淡出我的记忆了,取而代之的是“2020年”、“下一个10年”之类的词。
潮流总是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变化着,时代若加入其中也不能例外。
那样的年代里,太多在脑海里根深蒂固的东西挥之不去。
我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工作太忙,住在隔壁的邻居阿姨每天接我上下学;
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炒洋芋”5毛钱有一大碗,煎饺5毛钱3个,游戏厅里的币5毛钱2个……我还记得捉迷藏的人数从来都不会少于10个,扔的沙包和玩的陀螺都是自制的,课堂作业总是很快就能做完……
到了上中学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生涯就开始了。老师和家长开始不停地给我灌输成绩的重要性,我也是从那个时候才真正地知道“成绩”这个词的含义。他们总是告诫我要一定要专心读书,只专心读书就好,其他的事情不用操心,而我也总是很真挚地回答:“嗯。”
那个时候,我们还很青涩,很少公开地谈及两性问题,当电视里出现接吻的场景时还会自觉地转过头……那个时候,我们也还很呆,除了学习之外,每天也只有运动、聊天和走走看看。
但高中以后,互联网开始真正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从此,好像我们一下子就变了,随时代一起变成了潮流。我们开始关注“外面的世界”,开始买一些“昂贵”的衣服,开始逐渐用网络代替了吃、喝、玩、乐……也开始比较起来了贫与富。
现在想想,我们的童年里好像没有贫与富,实乃万幸!
总而言之,我很幸运地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下,网络发达,道路通畅,国家强盛。但同时却也揪心地活在一个颠沛流离的动乱时代下,从小到大也经过不少大大小小的事件,什么非典、汶川大地震、禽流感......因此我从小也打过不少疫苗,胳膊上至今都还有打疫苗留下的印记。
所以我特感谢我爸妈,不仅让我成功成为90后的一员,而且至今仍然健在。因为能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把我平平安安地抚养长大,甚至连一道明显的疤痕都没有留下,这实属不易。于此,我也格外珍惜生命,远离一切危险物品。
说得简单点,就是怕死。
90后的我生活在一个小镇上,有多小呢?就是比村大那么一点,比镇又小那么一点,故称“小镇”。
不过小虽小,但在优秀领导人的带领下,镇上的绝大部分人都赶上了21世纪发展的新潮,集体上车,一脚油门就奔着小康生活去了,刹车都不带踩一下的那种。但是我家却阴差阳错地因为一些不大不小的事件中途便下了车,只好望其项背,至今仍住在一个小平房里。
我从小读书就特厉害,大大小小的奖状没少拿,到现在为止,我家墙上都被我妈红的白的挨个儿贴了一大片,还特意贴在特别显眼的地方,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顺其自然,街坊邻居都说我是天才,看见我一次就夸我一次,我也就“逆来顺受”,可我妈却每次都是一副要死要活的口气:“我们从小到大也没怎么管过他,全靠他自己自觉。”
好像父母对于子女的攀比心不属于潮流,无论哪个年代都不会变。对此我也懒得去管,任她吹去。
他们都说我勤奋努力,其实真相却不是如此。从小吃着地沟油、三聚氰胺什么的都活了下来,那能不厉害吗?
当然,那只是玩笑话。
现在,我22岁了,即将大学毕业。即将毕业的人总是少不了些感慨——二十多年的岁月就这样过去了,冬天年年还来,老家的房子一年比一年新,坚固无比,可以任寒风东西南北肆虐地摧残。
这个年代里,好像一切都变得那么那么好,但不知为何我却竟有些怀念那个年代。你们呢?
哦,对了,我是一个男孩子,一个出生于1995年的男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