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2437天早安问候。
今天是2024年5月31日,2024年第 242天,我们已跨入全新的一年。
今天的话题是:人的大多数情绪,都源于恐惧。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过:
一切固执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打开方便之门。
的确,很多时候,我们的身体疾病,都是由不良的情绪引起的。
所以,我们更应该去了解情绪的起源。
1.掌控,是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恐惧。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让花成花,让树成树。父母要减少对未知的妄想与恐惧。放下焦灼,学会信任孩子,用爱来帮助孩子创造无限的生命力。
2.顺从,是没有安全感的自我保护。
如果是在一个家庭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的力量太小了,他无法逃离。
在你依赖父母的时候,只有在你符合他们的标准或者满足他们的愿望时才奖励你,他们从不支持你成长为独特的自己。
这时候出于恐惧,为了让父母满意,你就不得不克服内心的需要,想办法讨好父母,顺从父母。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成年后,依然缺乏安全感,处于低自尊状态的原因。
3.内耗,是害怕承受结果的反应
很多人都有类似这样的情况。比如你要去做某件重要的事,参加一场演讲或者面试,你总是内心纠结,晚上也睡不着,甚至会感到害怕、紧张,让你的精神世界高度失序。
其实之所以如此,也是源于恐惧,你担心把事情做失败,担心带来不好的影响。
但正是因为你的恐惧,所以才导致你无法发挥出真实的水平。
正如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哪怕可能性非常小,它总会发生。而一旦产生差的结果,又会摧毁你的信心。
所以,一定不要内耗,不要惩罚自己。内心强大,是情绪问题最好的解药。
唯有强大的内心,才能对抗恐惧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强大的内心?
1.正视恐惧
有恐惧是正常的,恐惧是人的本能。也是因为恐惧,才让我们能在这个世界更好的生存。
要改变的,是那些不利于我们的恐惧。
恐惧通常是由敏感化作用造成的。比如你在演讲中惊慌失措,下一次演讲时,你就会进行联想。
这种恐惧的心理,比恐惧本身更可怕。改变恐惧的方式,就是正面恐惧。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暴露疗法,我们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进行快速暴露法,或者缓慢暴露法,从而脱敏。
比如你害怕公众演讲,你可以去找陌生人聊天,当你经过大量的练习,你也就不会紧张了。
2.自我觉醒
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会恐惧?就是因为有不确定性,很多事情不由我们掌控。
当我们过度依赖于他人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安全感的。
所以,你一定不能依赖于人。而是要告诉自己:“我可以照顾好自己的需要,而非依赖于他人。我能为自己负责,使自己达到满足和圆满。”
然后你就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当你能力强大的时候,你的恐惧感就会减弱。
正如尼采在《权力意志》中所说的:要借助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只有真正有思想的人,方能无畏无惧。
3.建立自我的认知体系
想要有强大的内心,你还要建立起你的自我认知体系。
也就是,你能正确认识到自己,每一个人都有缺点,我接受我的缺点。但同时,我有我的优势和特点,这让我可以自信。
同时你还有一套认知体系来解释自我和这个世界,这时候,你就不太会在意外界的评价。
宫崎骏说:“内心强大,才能道歉;但必须更强大,才能宽恕。”
你有自己的认知体系,你就能原谅自己的错和伤,而不是进行自我伤害。
你也可以通过自我和构建的世界来调节“本我”(本能)和“超我”(道德和规范),最终让自己内心达成平衡状态。
最后总结一下,很多情绪,都由我们内心的恐惧所引起的。恐惧是本能,只有强大的人,才能战胜本能。
有一句话说得好: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