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9」
生活很复杂,事情没有办法一概而论的,
包治百病的药方不太可能存在,包罗万象的道理也难有。
新尝了十家餐厅,最后一家踩雷了,还是值得开心的,毕竟吃到了9家不错的餐厅,但如果是吃瓜子,吃了一把瓜子都不错,但最后一颗是烂瓜子的话,你只想把嘴巴的残余吐个干净,且感觉整个都是糟糕的。
科学家做实验,可以连续做错——事实上也必须连续试错才有可能得到成功,
一个歌手,创作出一首脍炙人口的成名曲后,哪怕连续多年都出失败的作品,也不妨碍他多年以后再以一首优秀的作品再次翻红,
一个画家,画出一幅传世之作后,哪怕接着画100幅烂画,也不影响他未来再以一幅画作延续自己的传奇。
作家、音乐家、诗人、演员,多是如此,市场给予他们充分的试错机会,只要他们能神奇地再次拿出好作品。坏作品因为差,得到的传播极其有限,因而“无人知晓”,系统以此宽容的方式给予他们不断试错的机会。
甚至,有时候,有些作家、诗人、歌手、画家、演员,只凭一部曾经成功的作品,竟一辈子得享其福——即便后面再无佳作。
但系统并不会给予所有人如此温柔的待遇。
比如商人、创业者、企业家,面临的局势就要残酷恶劣的多,社会系统是以他们的最终表现给他们评判的。
一个企业家,无论此前的生意多么夺目辉煌,只要最后失败,便不得善终(无论企业还是他个人),舆论会替他反思(几近于批斗),替他总结他的“X宗罪”,似乎他此前的成功也成了错误,是引他走向失败的罪恶之途。
还有职业的投资者、劫匪(我就类比个意思,别扛)等,也有这样的特性,一次失败,就可以把前面所有的“成功”积累毁于一旦,乃至更甚,使他堕入深渊,连回到曾经一穷二白的机会都没有。
这类(企业家、创业者、投资者、劫匪)“遭遇”的共同点,我暂且称之为“赌徒剧本”,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最后一局论成败。
而前一类人(作家、音乐家、诗人、演员)更像是“摸奖剧本”,摸中一次就够嗨一辈子,多“摸”中几次,那就是名垂青史的大师。
如果有的选的话,我们要多找些“摸奖”领域耍,少去些“赌徒”结界。
为了行文方便,很多地方没有细解释,比如我为什么说“职业”投资者,因为普通投资者随时会撤离市场,比如遭遇一次暴跌,家里要买房了,筹钱去创业了(不幸进入另一个“赌徒”结界),都有可能离席不玩,这就避免了陷入投资的“赌徒剧本”。
而职业投资人,从稚嫩到成熟,从“韭菜”到“庄家”,是一个不断加大参与力度的过程——跟企业家一样,能力越大,玩得越大。
此外,更重要的事,越优秀的投资人,越是笃信长期主义叠加复利回报的超级魔法,这是他们成就伟大之路,但也可能是他们通向“赌徒”结界的深渊之途。
即便如此,以上类比也都是取个大致模型,你要钻牛角尖非要举特例反例——你一定是能找到的,但是你要如何以特例来理解世界呢,就像你不可能用一次彩票大奖号码来指导你此后的买彩票策略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