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其实,这一天,就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日子,有了这个“节”,只不过是多了一些仪式,多了一些关注,也多了一些期许和意义。
教师传承文明、延续文脉,古往今来,教师都是令人尊重的职业。我以为,高看教师,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善待教师,就是对孩子未来的重视,尊敬教师,就是对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重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现实中还有很多的不如意,诸多的不理解,对教师这一本来神圣而崇高的职业而蒙上了一些灰垢,甚至还罩上了一层浓浓的雾霾,让老师们没有感受到教师职业应有的幸福和尊严。
老师,请为自己点亮“心灯”2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苔》的小诗,想必老师们耳熟能详。苔藓,一种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且阳光照不到之处,可是它仍有强烈的生活意向和蓬勃的生命力,它并不会因为环境的不如意而失去生长的勇气。
作为老师,平心而想,也许我们所处的教育生态和工作生活环境同样不是那么理想,特别是作为一个普通教师,也许是那么的卑微和不起眼,但是我们不应该小看自己,更不应该作贱自己,我们应该像“苔”一样,顽强向上,努力向美,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突破局限,超越自身,努力在让自己生命绽放的同时,更让每一个孩子开放出朵朵灿烂的教育之花。
若干年前,在新入职教师培训会上我曾给大家讲过“木匠造房”的故事。
有个老木匠手艺出众,为老板建了一辈子房子,快退休时,老板舍不得他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这个时候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房屋用料不讲究,在做工上也是粗制滥造,在马马虎虎中总算把房子建好。当老木匠去交差时,老板把钥匙递给他说:“这是你的房子”“算是我送给你的退休礼物”。老木匠在目瞪口呆中,羞愧得无地自容。他后来他不得不住在一幢自己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我想,我们的教师每天不也是在为自己“建造”自己的“房子”吗?如果我们在某个时候,或者在关键时刻,不是全心投入,全心以赴,也不是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而是消极应付,马虎大意,懈怠职业,荒芜人生,完全也有可能,我们会自食苦果,住在那个亲手造的“房子”里了。
对于当教师来说,我们是拥有职业心态,还是应该持有一种事业心态,至关重要。如果把教书育人仅仅当成一种职业,那就仅仅是挣一份工资,讨一碗饭吃,大不了养家糊口而已,这其实就是一种交换。而一旦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事业,就会把教育作为一种生命的需要,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
通往山顶的山路崎岖坎坷,特别难行,一位健壮的男人,背个小包攀爬,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当他看到一个瘦弱的小女子,背着一个小孩,从他的身边缓慢走过,便同情地问:“小姑娘,你背那么重的小孩一定很累!”小女孩听到后说:“呵呵,你背的是包袱,但我背的是我的弟弟。”
只要心中有爱,就不是负担;只要肩上有责任,就不会感到累;只要担负起使命,就绝对不怕包袱;只要把所从事的工作融入到自己的精神与生命层面,就永远不会有苦闷和厌倦!
在当下这个弥漫着喧嚣与功利的时代,虽然有时候免不了许多尴尬与无奈、纠结与挣扎,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没有在现实中沉沦,他们依然会把教育当作一种信仰来坚守,依然会把生命的根牢牢地扎在教育的土壤里,依然会把生命的须伸展到教育大地的深处,是因为他们把教育视作了一种事业,甚至作为了一种志业、命业,他们能在教育中找到生命的快乐,得到精神的安宁,寻觅到人生的意义。
老师,请为自己点亮“心灯”3
人工智能时代已来,或许差不多行业都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而一权威机构所发布的365 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其中教师以0.4%的被取代率成为最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淘汰的职业。
之所以教师职业在未来被淘汰的概率这么低,不易被取代,是因为教师这个职业是触及心灵世界、传递美好情感、富有创造性的一个职业。这其实并不代表我们的教师能够马放南山,高枕无忧。
我在想,如若我们的教师只停留于教书和应试,只是靠反复讲练、机械训练、死整蛮缠去“授业”,只是日复一日地充当知识的搬运工,只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容器去填装和倾注,只是用过去的那张旧船票去重复昨天的故事,而不注重对教育规律的探寻,对教育本真的认知,对“传道”“育人”的践行,对教育美好人性的挖掘,面对未来已来,我们被时代的抛弃和淘汰,那也在所难免。
现在的学生为什么没有我们那个时候上学读书,对老师那么特别崇拜与尊敬了,我以为,不是现在的学生有什么变化,而是现在的学习手段与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过去,老师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通道,在他们心目中,老师就是博古通今,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老师对于学生来说那是地地道道的心中偶像,那是绝对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而现在进入网络和大数据时代,各方面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老师不再是孩子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也不再是孩子们心中的偶像和绝对权威,对于很多问题,其实不用老师解答,孩子们可以依靠手机学习,可以在网上自主学习,可以采取百度的方式搜索学习。
在这样的一种学习手段和方式的变革中,如果我们的老师对学生不重新定义,对自己不重新定义,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更新知识,不让自己拥有知识的活头源水,则完全有可能防不胜防地被学生弄出一些问题而让自己成为丈二和尚。如果我们老师因自己知识的盲区和在学生面前的孤陋寡闻,而让自己的学生瞧不起,那就更难言及尊敬和崇拜。当然,更是一个身为人师的不幸与悲哀!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孔老先生在两千多年前讲的。陶行知先生说:“我看这两句话有因果的关联,唯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觉到疲倦是很困难了。因此咱们做教师的人,务必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礼记·大学》中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教师的不断学习,还不仅是与时俱进,不被淘汰的问题,也不是学生能否瞧得起的问题,关键是会让我们远离职业倦怠。
因为我们只要不断学习,坚持不懈,每天每个时刻都可以吸取鲜活的知识,每天每个时刻都能够与学生进行生命对话,每天每个时刻都能够与学生共同成长,每天每个时刻都有一颗充实的内心,每天每个时刻都能够拥有一种丰盈的精神世界,每天每个时刻都能够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最关键的是,我们也就能够永远保持着一种激情昂扬的职业状态。
老师,请为自己点亮“心灯”4
澳大利亚作家麦考洛在小说《荆棘鸟》中写道:“传说中有一种荆棘鸟,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界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她就在寻找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然后,她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刺上,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深刻里,她超脱了自身的痛苦,那歌声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 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
这歌的确幽扬婉转,悦耳动听,然而却是用生命铸成的,不免有惨烈悲壮、凄美哀怨之感。
作为老师,千万不要成为“荆棘鸟”,也千万不要把自己全部给了教育,给了学生。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生命,呵护自己的身体,关爱自己的健康。病了,学会休息,及时治疗;困了,打个小盹,养养精神;累了,好好调节,懂得放松。
无论我们多么忙,都应该做到人忙心不忙,都应该让自己忙里偷闲,都应该给自己心灵放个假,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志趣爱好。
或听听音乐,喝喝咖啡,看看电影,让生活多一点浪漫情调;或弹弹琴、绘绘画、练练字、照照像、看看书,让平淡的日子多些优雅;或养养花、种种草、钓钓鱼、踏踏青,让人生多一些“梨花一瞬”;或者利用寒暑假和节庆,趁着还有一种出门的冲动和期盼,走出去游游名山大川,观观异域风情,居居古朴村落,享享繁华都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把工作上的事情抛到脑后,尽情地徜徉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间。
这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学生,为了教育,为了自己对职业永远保持一份“新鲜感”。这也不仅是为了消解职业倦怠,也是为了教师今后在退职退休之后,虽远离了职场的热闹,不至于过得冷冷清清,自己仍然可以潜心沉醉到自我世界中,尽兴地享受生活的精彩和美好。
老师,请为自己点亮“心灯”5
在今天晚上的8时至9时,全国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有的地方还会延伸至各县区市,将在各自的地标建筑上“亮灯”,在大屏幕显示“老师,您好!”的字样,以向老师们致敬。手机微信端“为教师亮灯”H5程序也将于教师节前夕上线。
我以为,一小时的“亮灯”,转眼而过,瞬间即逝,如果老师们能够做到善待职业、善待学习、善待生活,老师们就能够给自己自主地点亮“心灯”,而且这灯将持续烛照,永不熄灭,尽管微弱,或许只有一丝光亮,但那由“心”发出的光,将辉映职业,光泽讲台,照耀人生,同时也将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一盏盏由教师自己点亮的“心灯”,光芒彼此的汇合与聚集,更将闪亮教育的星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