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两个月过去了。小城全面解封,行走自由。
阳光暖融融地晒在身上。明黄色的油菜花开得热热闹闹。父母家里有排骨汤和青豆,一切如常。仿佛只是暂停键又被重新启动了而已。
午饭后和小云朵走去林荫路,折了半根柳枝编做花环。路边粉紫色的野花用作装饰。拍下湛蓝的天空、大朵棉花云、还有伸向天空的光秃枝垭,以及春天里深深浅浅的绿。
这两个月里,我时常关注天气。在山东的小院子里,雨雪风霜,每一天的星辰日月,都曾入心。市井和自然,是两个对立命题。
彼时,全国笼罩在疫情的恐慌里。感受相通,又不通。每个人的处境和位置不同。
有的人被彻底改变了生活。有的人,禁足过后,一成未变。
那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远离市井,当隔绝欲望,当禁足受困,当担惊受怕,当感动落泪或者群起愤慨……当生活降低到最基本的层次。
当疫病的威胁环绕,每个人都在等待命运的轮盘宣判结果,我们发现,健康最重要;当全国封城,所有人就地等待,遥遥无期,我们觉得自由最可贵;当亲人离散,友人相隔,稳定的或者不稳定的关系朝夕之间改变……我们又似乎觉得感情最重要。
最后总结出,活着就好。
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个先来。所有人都信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适应性的边界在哪里?我们追逐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给自己固定一个标配,觉得脱离这个标配中的任何一点,不足以谈生活。
但事实上,我们被迫改变,被迫适应。危机是一场考验。大部分人都足以渡过。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在这场适应中,我们发现了更多的可能性。人的适应能力无穷,所谓的生活标配,只是一个谎言。
但愿在这场疫情中,更多人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每一天的心情其实都非常琐碎,经历了焦虑、期盼、希望、绝望、喜悦、平淡。当把这两个月的时间串联起来看,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一切虚空。像一个长长的梦。
梦醒了,依然站在一棵姿态摇曳的桃花树下,久久张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