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不大的孩子
那是大年三十的前两天,天气并不是很晴朗,有点湿冷,但空气弥漫着喜气洋洋的气息。我正在家里无聊地做作业。家里的闹钟正重复地播报着,“北京时间十二点”,好像提醒着我,“已经十二点了,你作业怎么还没写完呢!”。我想着,爸妈快回来了,我得赶紧煮点热水,他们回家就能喝到热乎乎地水。
还记得小时候,每到中午十二点,我会特别期待爸妈回来,企盼爸妈会带好吃或者好玩的东西回来。即便是这么大了,我还有这个习惯。
“叩叩叩”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开门哟!在干嘛啊?”
我赶紧放下手中的活,急急忙忙地奔过去开门。妈妈今天来得似乎比平时早得多。我隐隐约约感觉有什么事情发生,不过我并没有主动地问妈妈发生了什么。因为我担心从妈妈耳朵里听到我并不想听的内容,但我仍然用疑惑地眼神望着妈妈。
“唉,你爸爸真的很烦啊!今天早上又在档口(店面)打你弟弟,我看不过去,跟你爸爸吵了一架。”妈妈主动地谈起。
妈妈继续愤愤不平地说,“真是的,大过年的,每年都这样!唉!”
我弱弱地问,“爸爸为什么打弟弟?”
“能为什么啊?有客人问,弟弟怎么用左手吃早餐,能不能用右手?不知道怎么父子俩就杠上了。唉!你弟弟又不服气,顶嘴,你爸爸就一手过去拽人家的头发。”
我默默地低下头。我完全可以想象得出当时是个什么样的场景,想想我都觉得心惊胆颤。弟弟在那样的情境里是那么可怜,我特别地担心他的心理状态,也害怕由于爸妈吵架接下来的新年不好过啊!知道事件的始终,我有些埋怨那个客人,用左手还是右手吃饭,关你什么事。仔细想想也不能完全怪那个客人,左手右手只是个导火索而已,俩人的矛盾是长期积累的。我特别不喜欢这样的爸爸。可是他终究是我的爸爸,他的确对弟弟不是很好,但他对我挺好的。我想尝试着去改变他,请他不要那么地急躁、暴力、冲动,想让他多看看弟弟的好的一面,别总把他看扁了,别总死盯着他缺点不放。我希望爸爸能多表扬多鼓励多支持他,别挖苦嘲讽责骂他,我多希望他们父子俩和谐相处啊!
其实我也可以理解爸爸。爸爸的教子模式绝大多数传承上一辈的方式,他没办法选择,他只能承受他父母给他的教育理念。对于有受过很好教育的人,可能也难以改变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固有的模式,更何况我的父亲,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乡下人,他并没有受到过一些好的教育理念的感染,也许在他的世界观里,有只剩下这样的方式。当他步入中年,当他意识到他的教子方法不恰当时,恐怕他那爱面子的性格也很难扭转回来吧?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思维道路是不容易的。
妈妈的话,也给了我一些新的体会。
妈妈说,爸爸小时候,爷爷对他也不太好。爸爸和弟弟的性子很像,不服输,嘴硬等等。也许爸爸对弟弟的方式就好像爷爷对爸爸那样。爸爸将童年不堪的记忆转移到了自己的孩子上。做个简短的“分析”后,我不知道我该心疼我爸,还是埋怨我爸了。
其实,他也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