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们谈到了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对我们的影响与解决办法以及减肥到底是否可行。
这一篇谈四个方面:酗酒、性和爱、童年经历、过往的伤痛。
01.酗酒能改变吗
酗酒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
现在看来,没有任何药物滥用问题比酗酒更能引起激烈的争辩了。
匿名戒酒会坚持认为酗酒是一种疾病,大多数酗酒者对这种疾病是无能为力的。
但在很多年里,人们都坚持认为“酗酒是一种罪恶,而不是一种疾病”。但关于这个话题,至今没有结果。
但是已经有研究结果显示,选择疾病解释论会比罪恶定论更有利于戒酒。
有利于就意味着能够改变,因为人们对于改善疾病往往都会比消除罪恶显得更为乐观。
在疾病状态下,人们会把它理解为暂时的、非个人因素的,以及没有过多危害,并且可以治愈的;罪恶通常是永久的,它是自己一种坏的选择,根植于不好的性格,而性格往往是很难去改变的。疾病较具体,而罪恶则具有整体性与普遍性,疾病是个人无法控制的,而罪恶是自己的选择。
但现在,社会有了更加温和的解释:酗酒是一种习惯性障碍、一种行为问题、一种人性弱点。这些说法都是比邪恶或罪行更为乐观的标签,甚至比疾病标签更乐观。
但是应对戒酒的这五种方法:住院、心理治疗、厌恶疗法、参加匿名戒酒会、服用纳曲酮。在临床试验中,效果都不是特别明显。
02.人们怎么认知性和爱
人们的性生活在心理学上被分成了五个层次,每一层都以它的下一层为基础。
(一). 性别认同是核心,它几乎与我们的生殖器是相一致的。但也存在着罕见的性别认同与生殖器分离的现象。有些男性坚信自己是女人,一些女性则认为她们自己本该是男人。这两种人都是所谓的“跨性人”。
“跨性人”的性别认同从心理治疗上几乎无法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身体外貌。变性手术已经算是很常见了,但大多数性别认同相符的人还是无法接受。
但我们应该了解到,性别认同不是自我能控制的,它源于怀孕第二个月至第四个月中,不为人知的激素作用,在尚未了解的干扰因素影响下,出现了身体与心理认同分离的现象。
(二).性别认同上一层是性别取向,你是异性恋、同性恋还是双性恋?我们可以通过注意自己的性幻想来判别。
至于性别取向,则与大脑结构有关,受到怀孕期间激素水平的影响。尽管在临床实验报告中写出有关心理治疗对同性恋无效的信息,行为治疗者还是乐此不疲地去治疗这些人。
如果说这人是双性恋者,治疗通常是有效的。但纯粹的男同性恋和纯粹的异性恋都是根深蒂固的,无法治疗的。他们一生只对一种性别有性幻想,但相比于跨性人来说,他们可以选择结婚生子。因此对于纯粹的男同性恋来说,还是有些弹性的:他们可以选择和谁做爱,但不能选择想要和谁做爱。
(三).第三层是性偏好,就是身体的哪个部分或者哪个情景会让你产生性冲动。同样也会存在一些不寻常的性偏好。
这是一个选择性过程,一次经验就足以诱发我们内心的潜力,使我们对与之相关的东西动心,而且形成以后一般都会持续下去。
也会出现一些令人难堪的性偏好:恋物癖、暴露狂。目前治疗暴露狂的方法有电击法、呕吐法、高潮修复等,但治疗效果一般。
(四).第四层是性别角色。你的行为是跟大多数男人一样,还是跟大多数女人一样?性别角色是可以区别于性别认同而独立存在的。“女汉子”与“娘娘腔”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性别角色是可以改变的,只是这种改变是有范围和限制的。男孩和女孩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各自固定不变的性别原型,所以男孩女性化或者女孩男性化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
(五).最外面一层是性表现,正常的表现包括性唤起与高潮。
这一层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性功能障碍,由于男女性唤起和性高潮的生物机制是完成相同的,所以男女在这两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治疗性功能障碍采用直接治疗法有很好的疗效,治愈率高达70%~95%,一旦治愈,就不会再复发。
总的来说,性别认同与性别取向几乎不能被改变;性偏好和性别角色则处于中间位置,因此可以改变一些;性功能障碍只是一个表面问题,只要给予适当治疗就能改变。
03.童年经历对自己的成年生活的影响大吗
我们有多少次,把自己成年的一些性格缺陷归咎于童年的生活经历,把中年时的不良习惯怪罪在几十年前父母的错误教育上。
美国前总统里根之女,帕蒂·戴维斯就在她的畅销书中,把自己现在的问题归罪于她的父母。
为什么会这样?
生命里充满挫折:我们的工作遇到了瓶颈,我们所爱的不爱我们,我们考试成绩不够好,我们喝太多的酒,我们没有钱,我们会生病……
这些时候,我们寻求慰藉,作为受害者,责怪其他人,甚至责怪这个社会体系则是一种强大的慰藉形式。这种方式减轻了我们所受的打击,以至于现在越来越流行。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懒惰、自私、虚伪、愚蠢都可以归于童年时受到的虐待。
我们可以选择责怪父母、老师、兄弟,甚至性别、年龄和种族。这些方法都能让我们感觉变好,提升自己的自尊和价值感,还可以减轻我们的罪恶感和羞耻感。
我们被流行方式塑造成受害者,而不是失败者或者愚昧者。这个温和的社会,没人敢对受害者提出批评。
很多研究者相信童年对成人发展有很大影响,一直在想方设法找出证据来支持。
研究的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童年的创伤可能会对成人人格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几乎觉察不出来。而且基因才是对成人人格最大的影响因素,其他的因素都是极小的。
而且儿童的自愈能力往往都比成人更好,也可以说成年创伤比童年创伤更难处理。
成年之后,童年的往事并不能强迫成年后的人格。所以在我们成年后有自由去选择,去成为想成为的人,而不是困于童年往事之中。
04.我们怎么面对过往的伤痛
你可能听过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这种痛苦经历的破坏性极大,持续时间可达几月甚至数年。这是所有失常症中最悲哀的一种。
据统计,常见悲痛中最严重的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仅次于丧子之痛的便是配偶的意外死亡。
人们都觉得时间能够治愈一切伤痛,但事实并不如此。有很多患上PSTD的人,多年后依旧处于悲痛之中,影响生活,影响健康。
有没有办法能够放下过去的创伤?
研究发现,抗抑郁剂和抗焦虑剂有助减轻症状,但是单纯的药物治疗是不能治愈PSTD的。还有一种是暴露治疗,让受害者通过想象,重回当时的情景,大声地用语言描述,不断重复进行。
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都还是不错的。
在我们提升自我、改变自我的过程中,不免都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生活里的事情并不是都能一帆风顺的,我们在抵抗这些不好的东西时,静下来好好了解一番,通过阅读,通过与他人的交谈与学习都能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愿你没有生活的苦难,早日成为理想的自己。
点击下方链接可查看上一篇文章:
我是青木谷家,自由撰稿人,野生素描派,认真写文章的医学生。喜欢就点个赞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