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的经济学》读书笔记 (4)

《好的经济学》读书笔记 (4)

作者: 品品下午茶 | 来源:发表于2022-06-10 12:54 被阅读0次

    《好的经济学》

    [美]阿比吉特·班纳吉
    [法]埃斯特·迪弗洛

    第四章 喜欢、想要和需要

    本章讲述的是偏好问题,使用三栏法做阅读笔记。

    章节 内容 感悟 行动
    不动如山? 人们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一系列随机的奇思怪想的集合
    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怀疑,相信人们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就可以从中了解到一些东西
    所有人都做出理性的决定,并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流行并不一定和标准偏好的范例相矛盾
    集体行动 事实证明,标准偏好不仅可以合理解释风潮,也可以合理解释遵守社会规范
    集体反应 自我强制的规范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规范具有积极意义:种族歧视和种姓制度
    医生和圣人 紧密团结的社群和横行霸道的社群之间关系紧张
    这次情况不同了 在没有太多接触的情况下,很容易把看不见的群体想象成从根本上是不同的
    统计歧视 恐吓有时带着经济目的
    有时,个人会觉得有必要表达褊狭和偏见,借以表明对族群的忠诚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统计上的歧视,而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偏见
    自我强化的歧视 自我歧视往往会自我强化
    对女性领导者的歧视往往带有自证预言的意味
    让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偏好 人们表现得好像有多重人格,每种人格有着不同的偏好
    积极的信念 迈出理解信念的一大步,是不要把信念太当真
    只要能够支持我们的初始立场,我们会过分夸大每一条新闻,不论其内容有多么单薄,并且忽略其他不支持我们立场的新闻
    父母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发自内心地友善待人,而不是告诉他们应该友善待人
    任意的连贯性 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是经过了特别的深思熟虑才形成了这些最初的观点
    罗伯斯山洞 一是制造分裂很容易,二是再度团结是可能的
    偏好和真实内心不一定是一致的
    同质性 由于我们的偏好受到我们交往对象的强烈影响,人们倾向于选择和自己相像的人进行交往。
    轻微偏好的源头不一定是对其他任何一个人的负面看法。
    回音室和全息图 无意识的隔离
    固执己见
    一直和同一群人交谈的另一个结果是,一个群体的成员往往在大部分问题上持同样的观点
    全新的公共空间? 虚拟社交网络大多未能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整合其用户
    脸书和推特的功能就像回音室
    社交网络所创造的虚拟社区充其量只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公共空间
    早在脸书出现之前,分裂人群、散布假新闻的政治策略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
    互联网不起作用了 谣言往往是在互联网上制造和传播的
    新闻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正在扼杀可靠的新闻和分析
    互联网允许无休止的重复
    互联网交流中鼓励直截了当和缩写晦涩的语言,导致了公民语言规范被侵蚀
    现在还出现了自动定制
    一起赛跑 随着我们失去相互倾听的能力,民主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更接近于对各个不同群体的人口统计
    各国的暴力循环的范围正在扩大
    板球课 接触可能不足以产生宽容;可能必须要有共同的目标
    重新摆放躺椅? 第一,也是最明显的,有些人会表达种族主义情绪,会和种族主义者亲近,或者为他们(“应当受到严厉谴责的人”)投票。
    第二,偏见不是一种绝对的偏好;甚至所谓的种族主义选民也会关心其他事情
    选民重视种族、民族或宗教,甚至是种族主义观点的表达,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对这些观点抱有非常强烈的感情。
    与偏见做斗争,最有效方法可能不是直接干预人们的观点,尽管这样做可能看起来是很自然的选择。

    作者简介

    作者是一对学者夫妇,致力于全球扶贫事业,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代表作还有《贫穷的本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的经济学》读书笔记 (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qb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