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大的那个村子是没有划龙舟的,包粽子是有的,如果家里有枣子放上几枚那是非常不错的,那些枣子包在粽子里煮熟后是酸甜酸甜的。后来长大后在外地吃过好多种粽子,但是没有再吃过那种酸甜。小时候的粽子是要蘸红糖水的,那种红糖水黏黏的,通常是烀粽子的时候放在锅里蒸过的。蘸上夹起来,拉着甜丝放在嘴里,那种滋味之前我叫它好吃,现在我叫它幸福 。那时候家里的粽子是用大黄米包的。这种米大小是小米两倍大左右,呈金黄色而得名,村里每家每年都会种,我们叫它黍子,它除了主要包粽子之外还可以做其它糯性的食物,比如豆包,或者油炸糕等。记得小时候路过黍子地的时候经常撸上一把抛向天空,然后大声喊下雨了,下雨了……那时候大人叫讨嫌,现在我叫它回忆。粽叶是在池塘边采的,小时候和姐姐就经常在端午节前去池塘边采,后来也多年不曾采过,一是因为池塘干涸许多,没有了宽宽的芦苇叶子,二是可能生活条件好了,或是人变懒了,也可能是粽子成了产业,材料都有卖的了,于是直接市场买了。那种野生的自己采的芦苇叶子放在锅里烀熟后散发出清新的香气,那时候我叫它好闻,现在我知道了,那其实是迷人的芳香。几年前,老妈在深圳自己包过一次粽子,可是除了老妈的那双手之外,我发现其它的一切都变了。现如今我每年端午都会吃些超市买的粽子,不吃肉的,不吃蛋的,尽量找到那种原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