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某群中看到一个教室门上贴着一张A4纸,上面用黑体打印着两行字“非本班学生禁止入内,违者上交教育处”。
我不禁浮想联翩“是在什么情况下,这个班会在教室门上贴上了这张纸?”“是谁要贴上这张纸?班干部还是班主任?如果是班干部贴的,班主任怎么看待,如何处理这件事?”“这张纸会给这个班级带来什么?”
从语气上来看,这句话可以看作“警示语”,语气较强烈,且带有明显“警告”的意味,因为后面附加了“惩治条件”——违者上交教育处。显然贴这张警示纸张的人意广告诉其他班级的学生,进入这个班级无疑与违犯了重大校规校纪等同,因为只有违犯了重大校规校纪的学生才会被移交教育处处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假设曾有别的班级学生来该班寻衅滋事,破坏过该班财物或伤害过该班的学生?如果真是这样,对于寻衅滋事的学生自然不能姑息,移交教育处,按校规校纪处罚理所应当。然而是不是所有的“非本班学生”来该班都会“寻衅滋事”呢?显然不可能。贴这张纸的人无疑把“偶然”与“必然”混淆,把极小部分人的行为扩大为所有人都会做的行为,走入了以偏概全,绝对化的认知误区。
中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并不成熟,对人对事的认知和处理难免会出现偏差,我们姑且认为这张纸是班干部自行贴上去的,那么做为与班级和学生关系最密切的班主任就不可能看不到这张纸。如果班主任不做反应,无疑就给所有同学传递了一个信息:贴这张纸是对的,用这样的逻辑看待和处理周围的人和事是对的。那么某一两个学生的认知偏差便因为这一做法有可能影响到全班同学的普通认知,学生的视野和心胸必然被窄化,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若班主任将这作为一个契机,开展一次生动的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偶然与必然,麻烦与资源等等,那肯定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张纸持续贴在班级门口会给班级带来什么呢?这种强烈的敌对的语气无疑会让其他班的同学避而远之,长此下去,这个班级必然会被孤立。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任何一个集体会是一座孤岛,每个人或集体都是生活在系统之中的,在系统之中互为资源,相互支持,共同发展。这个班级的做法却将自己从学校这个系统中孤立开来,无法进行系统间的支持互助,无法实现良性发展。
这张纸不仅要从门上揭下来,而且更应该从心中揭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