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川位于兰州市区北部,是兰州市周边最大的一块高原盆地,北接景泰、南临皋兰,西衔庄浪河的黄土丘陵山地,南北长40千米,东西最宽处16千米,总面积约470平方公里,海拔1800-2300米之间,盆地内的平原地带开阔平坦,自成一川,非常适宜大规模集中连片开发。
相传隋朝以前秦王川叫“晴望川”。据有关史料记载,古时因秦王川地势平坦,宽阔空旷,平川绵延数十里望不到边际,晴天远望时常常会看到海市蜃楼的幻境,古人因此取名“晴望川”,意思是天晴方能望见川之雄阔。由于秦王川一马平川,黄土青山遥相辉映,又被称作黑川,黑川孳牧也是古代文人笔下经常出现的场景。史志记载,秦王川每值晴晓雨霁,常见城郭楼台,人马旌旗,类似海市蜃楼,名为“晴望幻景”。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神州大地烽烟四起。是年4月,金城校尉薛举率众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建元“秦兴”。秦王川成为西秦霸王薛举屯牧之地,将原来的“晴望川”改名为“秦王川”,并一直沿袭至今。到了明代,秦王川成为蒙古人的游牧之地。真正让秦王川走入人们视野的是在清中期。秦王川一带流传着一个张三铺砂地的传说。秦王川到处是荒滩,干旱缺水,庄户人的日子苦得很。说是有一年,玉帝知道了这件事情,就派太白金星下凡,探个究竟。太白金星查访了多日后,终于找到了原因,就给秦王川的人托了一个梦,他说只要给川里盖上一层大被子,保证能长庄稼。这么大的地方怎么能盖上一层被子呢?很多乡亲都没有把太白金星的话当作一回事。一个叫张三的小伙子,听了后仔细琢磨,终于想出了盖被子的办法,他把黄土下的砂挖出来,铺在地上,第二年种上庄稼,果然长得好得很。于是,人们都仿效张三的做法,在地里铺砂。这就是秦王川的砂田的起源。这个故事的背景与甘肃中部的砂田起源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这样说,秦王川是甘肃中部砂田的起源地之一。这也是秦王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开发。
秦王川新貌
真正让秦王川有了变化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在秦王川修建了中川机场,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修建了引大入秦工程,将大通河的水,源源不断地引入秦王川,这是秦王川的第二次大开发,至此秦王川才逐渐走向繁荣,昔日的荒原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今,随着兰州新区的建设,秦王川正面临第三次大开发机遇,它的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关注微信公众号:陇上金城(lsjche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