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少的时候,我总喜欢拉着三两个朋友去逛街,穿梭在各个诱人的小店,觉得那才是追随着青春的脚步,我甚至有些迷恋通宵在ktv唱歌的感觉,以为那就是青春的热忱。而现在,那些所谓青春的印记,仿佛都已渐行渐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觉得逛街是件很累人的事,甚至觉得ktv太过吵杂,现在反而更喜欢一个人呆着。看书,写作也成了爱好之一。
只是这样的一个转变,有时候看起来总是有些孤单,比起三五成群的嘻嘻哈哈,到一个人的专心致志,却有些冷清,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前不久,我在这里看到过一篇文章。有个作者说,她觉得能提高阅读与写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和朋友一起来完成。
同样的书,不同的人阅读起来,自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与理解,当彼此在分享读后感时,就会加深对内容本身的印象,还可以通过交流达到思想上的再次升华和启发。
我很认同这样的观点,除此之外,更是羡慕她能拥有如此默契的小伙伴。
自从喜欢读书以来,我一直都是一个人,没有人会告诉我,你可以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也没有人同我分享读后的心得,可能也和我个人性格有关,虽然我喜欢写作,但是我却不善言辞。
直到某一天,我在这里遇到他。
有时我觉得自己还算一个幸运的人,老天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给我一个小小的惊喜,纵然我还是那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我。
在这里,我遇到了我视为老师的人,我写下了那篇是你让我看见威尼斯的美。我还遇到了我觉得有趣且欣赏的人,我写下了蓝颜也许真的倾城。
而我却还没有用我的文字,为我的这个朋友写下过什么。所以此刻,我想把我们一起努力的日子做一次简单的记录,我会用最平和的文字来书写,因为我怕会把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
他总说我是鱼一样的记忆。
是的,我已经不记得我们是怎么认识的,或者说是通过哪篇文章开始的交流,才一点点的走到现在的熟悉。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都是爱好读书,喜欢写作的人,至少有着思想上的共性和契合度,要不也无法互助的一直走下去。
我是一个写字很丑的人,所以真的欣赏写字好看的人,遇到好看的字,我经常保存下来,没事的时候一遍又一遍的翻看。我总觉得,能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内心一定是可以静得下来的人,而他就是。
我记得第一次看到他写的字,真的可以说是赏心悦目,我承认那一刻我既惭愧又羡慕。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后来的每日分享他以手写方式,我以电子版方式。
接下来就说说我们一起努力的这些小事吧。
都说写作是不断阅读,不断输入的过程,所以我们会将每日所读,去做一份分享。其中分享内容包括,好文摘录,好句分享,观点剖析。
他的分享里,一般蓝色部分是作为摘录,红色部分是感想,而我的分享,又相对较长一些。我们在写作上最大的区别就是他的文笔精炼简洁,总是一语道破其中的深意,而我平日写散文较多,相对絮絮叨叨一些。
但是就因为不同才更容易看到彼此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出并指正,于写作来说,也是特别宝贵的。
我们就是这样看似笨拙的相互激励着,一点点的努力着,通过彼此的阅读,给自己一个思想上的提升与扩展,同时也给写作提供了素材基础,确实也获得了小小的可见的进步。
之前我总是苦于没有内容可写,现在至少能做到想而可写,之前他写诗,现在开始慢慢进入写短文再到长文。我相信,这是通过努力后获得的。
我们还会分享自己写的文章给彼此,探讨一下措辞的准确性以及文章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或者文中出现的一些错字,错词等。就像前几天,我发布的一篇文章中竟然打错了作者的名字,也是他第一时间给我指正,要不然真的是闹笑话啦。
当我打算着手写小说时,因为不懂写作手法真的犯难了,也是去请教他,他总会耐心的给我一些中肯的建议。他阅书无数,却总是自谦的说,之前看的书都不是正经学习的书,但你看他的文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早已潜移默化的体现在笔下的文字里,所以我觉得他很优秀,也真的很努力。
最后呢我们还约定,每看完一本书后,就去写一篇读后感,这件事一直在持续且稳定的进行着。
我们都是爱写作的人,也想真真正正的成为一个会写作的人,但是天下终归是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拥有,就要不断的勇往直前。要想收获,就要不怕辛劳的去播种,所以就得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下走,毕竟吃得苦中苦,才能方为人上人。
这便是我们的故事。
感谢你,感谢一路同行,一路互助,愿我们都能在写作的道路上,绽放异彩,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字世界。
也感谢你,亲爱的自己,因为你是你,才如此幸运遇到一路帮助你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