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了好邻居送来的,自制的高桥松糕,荠菜圆子和八宝饭。心里着实喜欢了一阵子。
听说邻居的父亲早年执掌有名的“高桥食品厂”。常年潜心研制各种食品,从管理,到技术,到研发,经过不断传承和摸索,该厂的产品终于在1983年荣登为上海市优质产品。1985年被国家商业部评为全国食品优质产品,2007“高桥食品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系列的荣誉,验证了“高桥人”的前赴后继,饱含着他父亲和一众匠人的辛勤研发和传承。
小时候记忆里的高桥松饼,很少吃到,尤其矜贵。因为食品店距离市区较远,交通不发达,且各家经济也不富裕,难得有熟人到郊区办事才会受托带些回来,每家分上一点,尝个新鲜。松饼外形小巧松脆,入口即化。表面的戳记清清爽爽,饼边雪白,咬上一口,酥到掉渣,滋味甜肥。
用现在的话来说,高桥食品就是当时都市人心目中“米其林”级别的高级点心。
这些大概是当时很多上海小囡对高桥松饼的记忆吧!那是只有在喜庆和办大事的场合,才能遇见,有幸吃到的高桥松饼。
记得那天是同事结婚,桌上摆满了喜糖和糕点。其中就有高桥松饼。我一早忙里忙外,连饭都顾不上吃。心里早就觊幸着台上放着的高桥松饼,等我忙完,一路小跑回来,想取一块满足饥饿的肠胃,盘里的松饼早就没了踪影,听同事家里人说。早就盘底朝天了!可见那时的高桥松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吃着邻居送来的松糕,感觉口感就是不一样。不会像有些蒸糕太粘:粘牙,粘手,而它是松软中略带糯性,但不致弄得筷子,盆上皆是,蒸熟后不走样,且放上赤豆,红枣,核桃碎,一口咬下去,软硬合适,红豆和坚果香气四溢,散发着带着回甘的冬日果实的清甜,在这乡野郊区,能吃到新鲜出炉的高桥蒸糕,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这么恰到好处的材料配比,就是得益于他父亲的真传,原汁原味,毫不走样。
想起前几天,邻居带我去采摘,说是能够放空身上的静电,还能够弯腰锻炼,晒背保健。一连几天,我们踏着冬日午后的暖阳,采摘过扁豆,邻居自己种的辣椒以及野生荠菜,还见识了蒲公英可以煮汤水,以解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效。
使我住在郊野的这段日子,看见了有生以来未曾见识过的事务,长了许多见识;身处异乡但有乡邻关照,冬日寒冷,有朋友送温暖。此时,邻居的热情,好客,如同这美丽的郊野澎湃地撞击着我的心。
在田间,看见扁豆田里开出一片紫色的豆花,不,应该说是一片紫色的花海。
一望无际,心情为之震慑不已,那紫色的扁豆花,花形有如五星,随风翻飞,热情得像是翻滚的薰衣草花海。
我走入扁豆田里,屏住呼吸,感觉自己快要被一片紫色融化了,这时,看见几只嫩粉色的蝴蝶正在花上飞舞、采蜜,使我有一种变成天鹅幸福地飞翔于天际的想像。
这世界的美丽和幸福,真是我们的心和世界清澈的相映。
我想,邻居的热心,帮助,关爱,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心心相映。
什么是中国人的美?我觉得,我的邻居就是中国人美的写照。这种美是人情味,是蕴藉含蓄的朴厚之美。作家黎戈说:“中国人生命的基础,恰恰就在于人情迂回、世故周旋,在秩序之中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人和人之间,有着散淡但绵实的关系。这些细碎隐晦的人情得失,将永远牵系着我们,夯实笃定,地久天长。”
来到郊野农家小住有一段日子了。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享受着肆意播撒的阳光;感谢好邻居的热心,教会了我许多农事和见识了农作物的生长;感恩乡邻的质朴,感受了不一样的淳朴乡风。
当我心怀感恩的时候,所见,所遇皆是幸福的。
愿我们余生都有温暖和爱,活成悦人悦己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