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的工作似乎越发的困难。
这几个月我听到最多的,就是周围的人埋怨:“工作越做越多,工资越发越少”“别说你了,研究生都降了快一千了”“三四千工资怎么养家,起码五六千吧”“别想了,你就是劳碌命。”
成年人的世界里,忙碌似乎成为了常态。
数不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的加重考核,看不透的人情世故,和理不清的柴米油盐。让日子过得越发地疲倦。
从什么时候开始,黑眼圈,晚回家成为了成年人的标配,似乎你做不到就是不够拼!不够努力!
前些日子,那个在我们公司拼命三郎著称的老刘辞职了,他辞去了这份稳定的工作,去了深圳。
所有人都觉得他肯定是因为什么被冲昏了头脑,都快四十了还瞎折腾。
但他说,他月薪5000,工作量还算过得去,可是不论怎么拼尽全力,这份工作早已看到了盼头。他曾经想成为工程师的愿望,被一再地搁浅。
而现在他的同学不是工程师,不然便是早早当上公司中层,他们无一不是混得风生水起。
而他,每当同学聚会便各种理由缺席,因为他丢不起这个脸。
他不服气,跟着朋友到深圳搞软件工程,忙得没日没夜。而这样忙碌的他,在老家却成为异类,一个快四十岁还不结婚,又没什么出息的老男人。
如今,他在深圳月薪三万,身边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虽然与登天难得房价比起来,他的工资不值一提,但也至少活出他想要的样子。
前阵子同事聚会,他说虽然日子很忙很辛苦,但我觉得自己过的很踏实很安心。
看着满脸憔悴,眼神却十分坚定的他,让我有些难受。

在月薪三万的圈子,不会有人因为淘到廉价的衣服而欣喜若狂,也不会有人为了获得名牌而拼尽全力,也不会因为薪资的上涨过上更惬意的生活,因为工作只能越来越忙碌。
成年人的生活,太多人关注你飞得高不高,却鲜少有人问你过得累不累。似乎成年这两个字,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拖着疲倦一直往前走。
毕业多年后的我们,又有多少人活成了年少时最想成为的样子?
我们付出了耐心,倾注了精力,为了家人放心,更为了自己的幸福,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委屈隐忍。
工作得太忙碌,却无暇好好爱自己。

现在的工作与生活几乎无法标清界限,好不容易回到了家,又被工作群硬拉回工作的状态。
比起为了工作无暇休息,我更想拥有自己的生活。有多少人花着越来越多的精力在工作上,到最后发现,却抵不上去医院看病的票子。
也许是午休半小时,又或许是十分钟的冥想时间,再不然是周末看电影听音乐的时间。
聚会离开的时候,我对着老刘说:“别累着自己”。
他愣住了,眼眶湿润的点了点头。
何必让自己那么忙碌,钱永远赚不完,而生活里你最该学的不是如何挣多少钱,而且好好爱自己。
源自于【岁月拾遗】,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跑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