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开拍吧》知道郝杰导演,从无感到粉丝,为他愤愤不平,总使我想到“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出穿”。
后看了郝杰导演三部曲《光棍儿》,《美姐》,《我的青春期》,连起来就像是乡村三代的成长史。
郝杰导演的电影离不开乡村,乡村是他骨子里的一部分,溶在血液里的。农村长大的孩子,尤其长大后离开农村的孩子,无论多少年龄,故乡,童年,父辈,总是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
《光棍儿》封闭原始的村庄,就是郝杰导演“没有被咀嚼过的地方”。四个村里的光棍,蹲在村角的某个墙角,慵懒地无所事事地晒着太阳,说着年轻时的光荣史,炫耀吹牛,得到那么一点小虚荣。打量着从身边眼前路过的村民,偶尔打上个招呼。老光棍也年轻过,意气风发过,有可以炫耀的情史。郝杰导演客观艺术地拍出了乡村里的愚昧,固执,野蛮。真实还原农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片子看出导演对乡村的痴迷和深沉的爱,荒芜的村口,绿油油的瓜田,土地,乡音,阔腿宽边裤。最喜欢的一个镜头,老光棍在破陋的家里看电视,央视台播报国际新闻,这个画面好冲击。最后结尾,两个光棍蹲在村外望不到头的山坡的一段对话,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吹牛。
每个村里都有几个光棍,我们村里也有光棍,他们喜欢蹲墙角,喜欢凑热闹,赶集听戏。村里有个远房舅舅,五十多岁光棍,长得有威严,年轻时,在建筑队盖房子,盖完村里的,盖邻村的。中年时,房子几乎翻新一遍,盖房子的少了,又外出打工。他样貌不差,比他穷的样貌差的都娶了媳妇,他一直未娶,一次回家听说他生病很严重,生命只有两三个月,只待在家养着,所有沾亲带故的都去最后的看望。后来再听说,他已经去世了。我对这件事很受震撼,时常想起,人们会忘了他,他走了,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但他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美姐》乡村里的婚恋,懵懂,情愫,无奈,身不由己,简直把人逼疯,不甘,城乡冲击,兜兜转转回到了老婆孩子热炕头。据说有两个结尾。《二人台》唱大戏是乡村独有的,让人迷恋,那是乡村里的视觉听觉的盛宴。使我想到小时候乡村里红白喜事吹响,几乎全村出动,隆重盛大,漆黑沉重的棺材,让我恐惧而敬畏。有一幕穿孝服的人看戏咧嘴笑,就是农村真实的写照。
《我的青春期》也是我的青春期,每一幕每一个场景都熟悉,比记忆里还要真实还要动容。父辈是走不出乡村,到了我们,长大了,有一只手无形地把你推出去,城市与乡村,怎么去融合,或者根本就融合不了,父母在乡村里孤独,我们在城市里孤独。最后一幕哭到崩溃,导演很温柔,对赵闪闪失去的都做了弥补,多么希望那一幕是永恒。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到的也不一样,我未必看懂导演,但我在导演作品里看到让我动容的。从小在农村长大,就注定我的关注点是什么,身在异乡,乡愁就是我躲避不了的,我时常想起儿时的村庄,村庄里的人,金黄的打麦场,爸爸的军大衣,西瓜地,村口水坑雨后的蛙鸣。
现在科技发展很快,乡村淹没在高科技里。没人去关注乡村,连乡村人自己都不爱关注。农村已消失的打麦场,镰刀,灶台,棺材,土葬,大戏台······这些不属于每一个人,只属于一部分人。
等到有一天,人们忘了某个时代乡村的样子,就去看看郝杰导演的电影。
郝杰导演是有才华的导演,是有情怀的导演。能够得到陈凯歌导演的认可,就像作家得到余华的认可,足矣。
商业电影要求大起大落,情节为主,视觉听觉的震撼。人们已经看不了慢电影了,不想思考,不想关心别人了。
好的电影,以人为主,人的生存,人的环境,是需要用心体会。一个五分钟的背影,有人看出无聊,有人看出孤独,有人看出虚无。
如果《百年孤独》不是文学家推荐,又有多少人去读,读了也不见得读出好来。如果莫言不得诺贝尔奖,又有多少人会去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