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课程里会有思维导图的环节,我非常期待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的脑力开发专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于1970年代发明的思考工具与笔记技巧。
东尼·博赞在大学时曾经把100页左右的笔记,简化成只有10页的关键词,然后又整理成一张的信息卡,他想要记住所有信息卡上的内容。
但是大学里要学的知识很多,大脑无法消化所有内容,因此东尼·博赞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记住所有信息,以及如何开发大脑的潜能,终于在1974年出版的著作《启动大脑》中开始讲述脑力开发的技巧。那么为什么全球众多商业机构和教育团体广泛应用思维导图呢?因为思维导图有下列四项超简单好用的优点。
1.让使用者对所有内容一目了然(鸟瞰全局)。
2.使用关键词(keyword),容易刺激大脑自由联想。同时也可以很轻松地把一整本书的内容汇整成1~2张A4大小的思维导图。
3.不用费时费力做笔记,思维导图是全方位的思考工具。本书后面有思维导图与过去常见的图像式笔记的比较,能很清楚地看出两者的不同。
4.有效地促进主动学习。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大脑需要执行思考、分析、理解和组织等主动学习的要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