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农村.——读孙喜玲老师《风中的瓦楞草》之后

农村.——读孙喜玲老师《风中的瓦楞草》之后

作者: 晴耕雨读007 | 来源:发表于2017-11-03 12:41 被阅读0次

文/晴耕

      少年时的农村既有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温情相助,也有邻里之间因为地基走水的争吵而导致老死不相往来的冷战。既有团结紧张的夏收小麦秋收谷,也有迎风冒寒的“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那时的农村:

        庭前桃杏开花,

        架上豆角黄瓜,

        老牛林中一系,

        儿童河边捉蛙,

        任娘高声呼唤,

        玩得不愿回家。

        而如今,这些农村荒了,野草满院灰塌火熄,桌椅床凳随便一扔,人不知去向。曾经红火人家的宅院变成了遗址,像胡子拉茬衣衫不整满面尘灰烟火色的老人,细部无需端详,只一眼已经心如石坠。那些田间小路在之前有父亲走过,在父亲之前有爷爷走过,他们或肩挑背驮,或手推独轮车或“搭搭咧咧"地赶着牛车驴车。…………土路上曾经有过先人的足迹和汗水,空气中曾经有过先人的欢歌与哀叹,所以这个地方被叫做老家。最好是在雨后初晴土路面将干未干之际,光脚在略带沙土的光洁路面上行走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也是间接的触碰到了父亲或爷爷,定会觉得这是天底下最好的一方。

        希望混凝土不要来覆盖这一段土路,尽量保留着先人的印记吧,给人留着些念想!

        假如没有农村生活的体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都将成为传说,既没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感,也没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的愧疚感。

        一位优秀的作家,目光总能洞达常人难以企及的深处,庙堂宫阙是历史遗存的主干,民间庭院则是历史遗存中的枝叶,二者合一才是个有机整体。

        太史公以《史记》哭,屈大夫以《离骚》哭,杜工部以诗哭,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曹雪芹以《红楼萝》哭,无声之哭其音更远,其力更劲,孙老师之文亦如是!

相关文章

  • 农村.——读孙喜玲老师《风中的瓦楞草》之后

    文/晴耕 少年时的农村既有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温情相助,也有邻里之间因为地基走水的争吵而导致老死不相往来的冷...

  • 伤心的泪

    老屋,树影斑驳的青砖瓦房。瓦楞间浓淡不均的蒿草在风中摇摆,像老人稀疏的、缺乏梳理的头发。 一扇土灰色的门虚掩着,门...

  • 小庙里的夜晚

    那座小庙不大,在村后的山上。土墙灰瓦,屋脊上的瓦楞草在山风中抖动。破旧的庙门随时都有掉落的可能。庙里供奉的是土地爷...

  • 观鲁山瓦楞草有感

    原本山野一草芥,萌芽瓦楞眼界高。 又缘庙台踞山巅,一览众山我不小! 几闻耳边僧持诵,难抑满腹经纶涌, 三五香客阶前...

  • 不忘曾经初心__《只为做一个良师》有感

    作者:顿贵玲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孙明霞老师撰写的...

  • 风中草

    我在欣赏风中的小草,欣赏一种舞动! 小草在仰望大树,仰望一种挺拔! 大树在仰望苍穹,仰望一种浩瀚! 苍穹在俯视人间...

  • 20180715每周一文第二篇

    汇总一下, 上周交成文稿件的有 刘春平老师 郭红娟老师 孙小霞老师 孙广凤老师 闫爱玲老师 王芳老师 汤晓荣老师 ...

  • 从月薪2300到年薪180万!“有心机”的深圳厂妹,凭啥闷声发大

    孙玲,1990年生人,名字普通,长相也很普通。 和大多数乡下女孩一样,孙玲的父母也一直认为“女孩没必要读太多书”。...

  • 说说绕不开的买房子

    写给正在奋斗的你我 ,我来自农村,农村赋予我更珍惜机会 写这篇文章是缘起孙庆武老师的朋友的两张图: 孙老师这不到三...

  • 我的世界你不懂

    ——《山羊不吃天堂草》有感 孙水仙 争分夺秒的读《山羊不吃天堂草》,越读越喜欢,些许沉重些许欣慰,结局时居然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农村.——读孙喜玲老师《风中的瓦楞草》之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ct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