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都洛阳。上元节,华灯初上。
知府小姐凌香与丫鬟小翠来至东市梅园赏花灯。凌香二八芳龄,粉面含春,身姿婀娜。自幼读书,自带芳华。小翠衣装华丽,八面玲珑。
小崔手提两个花灯,一个花灯之上袖珍小楷,上书小诗一首:
“玉漏银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另一个灯笼小巧精致,并无题诗。小翠悬挂两个灯笼于梅枝之上,大声吟诵灯上小诗,游人纷纷称奇。
一俊俏书生闻声前来,作揖施礼,问道:“小姐何以在此吟诵小生旧作?”
小翠还礼,答道:“此诗为公子旧作,何以为凭?”
书生道:“小姐可看花灯底座,当有‘崔液”二字,小生姓名也。
小翠查看,果然如此。凌香与崔液见礼,凌香道:“去岁赏灯之时,见此花灯之上题诗甚妙,乃令小翠小心保管,早晚参详,以求今朝遇见花灯主人,求赐大作。”
崔液闻言,心内大喜:“承蒙小姐错爱,崔液遵命就是。”小翠递过笔墨,崔液笔走游龙,赋诗一首:
“星移汉转月将微,
露洒烟飘灯渐稀。
犹惜路傍歌舞处,
踌蹰相顾不能归。”
凌香谢过,欲言又止,面带羞涩。小翠见状,问崔液道:“公子家住何处,可有家室?”崔液道:“小生家住洛阳,上有父母,并无家室。小姐可有……?”没等崔液说完,小翠急着回答:“小姐待字闺中,并无婚配。”凌香面色潮红,把小翠拉至一旁,娇嗔不止。
崔液亦是官宦人家,书香世家。七日后,崔府遣人去凌香府上提亲,门当户对,成全一桩美事。次年崔液及第,后官至殿中侍御史,公元714年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