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马上又要结束了,你的假期过的怎么样呢?
有没有一种时间就这么过去了的感觉?本来想做很多事,到现在好像又什么都没做的样子?
姑且叫这“假期综合症”吧,从上学开始,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验,像是紧箍咒一直牢牢困扰着我们。假期来临前,我们计划好一堆事,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最后的最后仓促结尾。
为什么事情会这样子?
1.首先,你想太多!
总有这么一群人,平时嚷嚷着等我放假了要做什么什么,但是等真正到了假期呢,又能怎样呢?
事实上,假期的生活多是平时生活习惯的延伸,如果你平时都没有这个习惯,怎么能期望自己在很短假期里面去开始新的习惯?
就像你平时上网不是追剧就是逛淘宝,假期的时候却想着看美剧学英语,你觉得可能性有多大?别骗自己了,既想在很短时间内培养新的习惯,又忽略自己娱乐的需求,结果怎样,想你已经知道。
2.其次,你缺乏仪式感的乐趣!
何为仪式感?《小王子》中狐狸说,“(仪式)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当你计划在某个时间做一件事时,从开始计划到约定时间到来的过程中,你会充满期待,忍不住想要去感受期待的乐趣。
从我开始码字以后,觉得码字是一种心灵的释放,只是平时事情太多,用来码字的时间不多,只能把自己的想法先搜集起来,期待假期,给自己制造仪式感。等到了假期,终于有时间以后,便开始享受这种码字的乐趣。
如果你能意识到上面两点,再去规划自己的假期,会不会更好一些?
假期那么短,合理的利用可以让我们更快的成长。喜欢一句话,“你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都是由你的选择决定的”。即使你所处的环境不令人满意,环境也不是造成你现状的原因,而是你对环境的回应方式。
所以,如果再给你一次长假,你会怎么安排呢?
不如像我一样,给自己简单却又有意义的一些计划,再充满期待的去迎接!
1.回家
对父母而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自己而言,回家可以重温故乡的秋,可以与儿时的伙伴小聚,还能吃到那些让自己梦中流口水的美食,所以我充满了对回家的期待。
十一还没开始,我便踏上了回家的路程。从杭州到重庆,一千多公里的里程,火车每哐当一下,我的情绪也随之高涨一些,因为我已经有五年没有在这个时候回家了。

一下火车,熟悉的重庆话又回到我的耳中,顿时有了家的味道。来不及在市区多多停留,我便踏上了回县城的列车。
从没有铁轨到高铁经停,时间就是这样刷新着我对故土的认知。坐在开往县城的列车上,让我想起了《哦,香雪》里面追火车的女孩,同样是生活在小地方,幸运的是我不用去追着火车奔跑。

当报站的声音响起,心中开始充满着温暖,默默的说了一句:我又回来了。
(顺便安利一下我的家乡大足,著名的石刻之乡,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比国内你们知道的那些和石头有关的景点还要早,著名的千手观音就是在我们这儿。)

一回家就是满满熟悉的回忆,这个十一你回家了吗?




2.看书
如果不喜欢出去挤人山人海,不如呆在家里看书吧,身体或者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这个十一,我看了两本书,你呢?
一本是《幸福的拾荒者》:主要讲述我喜欢的男演员古月哥欠,在演艺事业风生水起时却突遇车祸后的经历。一个人是否乐观,只有在经历苦难的时候才能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如果你最近恰好也在经历一些烦恼,不如看看这本书,或许能给你一些答案。
另外一本是《查令十字街84号》:从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2》中知道有这本书,趁着这个假期去感受两人的爱情故事。“二十年间缘悭一面,相隔万里莫逆于心。个人推荐看英文原版,体验更好,如果你有kindle,那就更佳了。
3.闲思
平时的生活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可能没有时间去思考,不如列个问题清单,趁假期一个人的时候好好想想。
对我而言,自从开始码字以后,一直想找到自己的方向。之前也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写什么样的主题的文章,直到这两天翻开《小狗钱钱》的读书笔记,才开始领悟:不要去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你没有的,而是你自己已有的。
对的,就是应该这样子的。写自己擅长的,作为前期的推广,后续再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并进行学习,再将相应的知识变为已有的,最后呈螺旋式上升。
写在最后:假期虽然就要结束,但是一想到还有几个月就要过年了,我又开心了。
我是乐活小哥,行走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与你同在!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点一下喜欢❤,谢谢你的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