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浩浩的故事
我家浩浩天生喜欢“当仁不让”。这也难怪,毕竟还不到四岁。我们一直不当回事儿。
以至于有一天当我们发现他能够主动分享玩具,我们觉得惊奇。
请注意,人类缺省设置是从小就表现出自私,不考虑别人,抢玩具和不分享玩具是正常的。需要教育。
话说幼儿园放学以后,浩浩喜欢在一个大滑梯那里玩。今天他带来了一大堆磁力片,并且他还主动邀请其他人和他一起玩,其他小朋友都乖乖的听他指挥,毕竟他是玩具的拥有者。
他还一直喊另外一个小朋友,“过来玩啊,过来玩啊。”人家在玩滑板车,兴头上,没有过去。
后来浩浩决定去另外一个地方玩其他游戏。留下了玩具在这里。
过会儿回来的时候,浩浩看见那个玩滑板车的小朋友和另外一个小女孩在玩他的磁力片。直接跑上去,一下子抢过来,“这是我的玩具!”
两个小朋友力气小,抢不过浩浩,哇哇大哭。
刚才还希望他们过来玩,一起分享玩具的和谐画面,现在成了你争我抢的战场。
妈妈赶紧过去耐心劝说,浩浩说,“他们没有经过我的同意!”
“可是你不在这里啊。你要是不想让别人玩,可以收拾起来再走。你现在不想让他们玩,应该告诉他们的爸爸和妈妈,他们的爸爸妈妈会帮你把玩具要回来。你抢就是不对的。你看他们都哭了。”
一个小女孩哭的厉害,始终不愿意把手中的磁力片还回来。她的妈妈就不停的劝啊劝。终于哭着还给了浩浩。然后就离开了。
还没有走远。哭声依旧。浩浩妈妈这边还在教育。浩浩赶紧拿着一块儿磁力片,追到那个小女孩,说,“这个送给你”。小女孩不哭了。
妈妈说,“浩浩你真棒”。
从一开始愿意主动分享玩具,到后来不能容忍别人玩自己的玩具,再后来又主动送给别人玩具。我不知道这些改变在一个小男孩心理,是怎么发生的。
或许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教育的作用。
然而真正让我惊奇的是接下来在食堂的一幕。我们吃饭的时候,用了一些纸巾,然后放在桌子上。旁边有个阿姨正在清理垃圾。
浩浩这个时候,拿起来我们用过的纸巾,跑过去,主动放在阿姨收拾桌面的桶里。
没有人教育他这样做过。这可是开天辟地第一次哎。我想,这小家伙开始主动尝试做好事了。
阿姨也高兴的不得了。“呀,真是懂事!” 浩浩回到座位上,有些不好意思的对我们笑笑。我也对他笑笑。夸他真棒。
然后他坐在座位上,等着我们继续用纸巾,他可以继续帮阿姨处理纸巾。我就想,如果周围的人不给他正面鼓励,他会继续做下去吗?
二,我的故事
这个事情引发我思考,一个人是在什么开始有了道德感? 而这个道德感依赖于什么继续存在?
印象里我开始想做一个好人,是在小学的时候,看了一本书,写的是雷锋的故事。那个时候我突然想,我也要做一个好人。学习雷锋好榜样。
做个好人一开始很有满足感。觉得自己充满了正能量,很有价值。但我也没坚持多久,很快和小朋友们偷西瓜去了。
但我还是在正常的教育体系内。有父母和学校管着。并且有好成绩满足虚荣心。没有变成小混混。
但高中和大学,其实学会了更高级的隐蔽式作案手段。摒弃了小时候低级的坏。让人看不出来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但我觉得我还挺好的。
我舅舅是个生意人。见惯了人情冷暖和人性黑暗。他自己也很精明。我知道他嘴上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不过他说过一句话,我一直铭记且信以为真。就是我结婚的时候,他对我太太说,这个外甥是他见过最善良的人。
夸我的这句话。真的很让我满足。我就想,我舅舅生意场上身经百战,看人能错吗?他果然不错。
你的道德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是如何维持的?
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我想做一个善良的人,因为我想得到认可。谁的认可呢?
《权利的游戏》里,雪诺令我很是敬佩。果然是英明的帝王将相。为了让百姓免于暴君统治,纠结半天后,竟然手刃自己最爱的姑姑,那个美丽的龙之母。最后被发配到边疆。成了北境之王。他这是为了谁的认可。
所有的小说或者电影真正的英雄角色都拥有某种精神让读者认可。很神奇,我们都有被认可的一种需要。甚至可以去死。或者让别人去死。
认可的作用实在太大了,如果你的需要太大,甚至可以达到让人上瘾的程度。发个朋友圈,看看谁点赞。写点东西,看看有没有人欣赏(以后也许会有专文论述 “认可瘾”)。而被否定的反面作用也大的不得了。
我认识的一个亲人从小努力上进。然而因为别人否定她的话,使她开始自卑。从此一落千丈。
我们要么太依赖于别人而存在。要么太依赖于自己而存在。前者是乌合之众的文化,被洗脑的体系。后者则是特立独行的文化,并一向吸引那些自认为鹤立鸡群从而我行我素的人。
道德也是如此。
我们的道德说白了,不过是你怎么看我。或者我怎么看我。
你怎么看我:妈妈夸我真棒。所以我下次还要分享玩具。妈妈认可我。
我怎么看我:玩具是我的!我想分享就分享。我认可我。
三,耶稣的故事
耶稣的故事记载在圣经中。耶稣的故事,是世间好人当中最好的故事。因为耶稣是神。绝对可以震撼你的心灵。因为真实。
在耶稣的故事里,我觉得人只有依赖上帝而存在,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和真正的善恶。
或者说真正道德的核心是:上帝怎么看我?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经过人类多年奋斗,似乎通过教育可以让一个孩子从野性十足或者自私自利,变得很有教养,很有道德,还有很多成就。不需要对上帝的信仰。
上个世纪因为条件反射等行为范式的发现,行为主义者认为小孩子不过是一张白纸,怎么改变都有可能,好与坏全看环境。这牵涉到另外一个议题。
文化和道德教育真的可以改变人心吗?与孔子的教育相比,雷锋教育显得太小儿科,根本搞不起来。但孔子的教育早就被五四运动给推翻。到现在还一蹶不振。接下来会是什么教育?谁还可以扛起思想品德教育的大旗?
圣经辅导领域的重量级人物,Paul Tripp 的一篇文章,启发我不少思考。
这要回到圣经上。
以赛亚书有这么一段话:
雨 雪 从 天 而 降 , 并 不 返 回 , 却 滋 润 地 土 , 使 地 上 发 芽 结 实 , 使 撒 种 的 有 种 , 使 要 吃 的 有 粮 。
我 口 所 出 的 话 , 也 必 如 此 , 决 不 徒 然 返 回 , 却 要 成 就 我 所 喜 悦 的 , 在 我 发 他 去 成 就 的 事 上 必 然 亨 通 。
你 们 必 欢 欢 喜 喜 而 出 来 , 平 平 安 安 蒙 引 导 。 大 山 小 山 必 在 你 们 面 前 发 声 歌 唱 。 田 野 的 树 木 也 都 拍 掌 。
松 树 长 出 代 替 荆 棘 。 番 石 榴 长 出 代 替 蒺 藜 。 这 要 为 耶 和 华 留 名 , 作 为 永 远 的 证 据 , 不 能 剪 除 。
雨和雪在这里比喻上帝的话。雨和雪滋润大地,使植物长出果实,供应人的需要。上帝的话也是如此,成就他所喜悦的,实现他在人身上的目的。
这很好,也可以比喻我们每个人所接受的教育。让人变好。
但神奇的地方在于,圣经接着讲,雨雪滋润以后,“松树长出代替荆棘,番石榴长出代替蒺藜”。
奇怪!雨雪滋润以后,不应该是小荆棘变成大荆棘,小蒺藜变成大蒺藜吗?但圣经记载的居然是,松树代替了荆棘。番石榴代替了蒺藜。这太不合情理。不符合自然规律。
看出来了吗。这是上帝话语和人类教育不一样的地方。人的教育不过是让一个荆棘变得更强壮,更好看。而上帝的话语是让一个人根本上发生改变。不再是荆棘。这是上帝才可以做的事情。所以是神迹奇事。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真正的改变,不依赖于你怎么看我,不依赖于我怎么看我,不依赖于这个世界的教育,而是上帝的话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