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一天,还在学校上班的我,接到在老家的老爸的电话,老爸问:姑里,明天回家过端午吗?我说:不回了,明天要去那边过端午,明天也是公公生日。老爸只是应:哦。便挂了电话。
老爸的最后一个“哦”,我听出了一种失落和不得不舍离。我也突然明白,往后的每一个节,怕是大多在夫家那边过。女儿已经嫁人,除了见面闲聊的次数变少,在家居住和吃饭的时间减少,还有过节过年等重要团圆的日子,女儿都得先在另一个家庭里团圆过节。
两家之间,距离并不遥远,但是夫家几乎要优先考虑,娘家大多是之后考虑,除了无形的习俗世俗考虑,我自己爸妈也是教导我叮咛我让我如此考虑和行动。父亲节时,老爸跟我说女婿给他发了红包,老爸问我有没有给公公发红包,我说这次都是让丈夫去发两边爸爸的,上次母亲节是我给两边妈妈发的红包。
老爸立马就提醒我要求我:以后给公公婆婆发红包送礼物的事情,都要你去发去做,对我和你妈,你是否给钱,给多少钱,怎么给钱,都不要紧,自己的女儿是不计较的,也都知道你的,但是你在夫家,是要多注意的,要考虑公公婆婆的感受,毕竟你是给人家做儿媳妇,做事都是要细致周到些。我明白老爸说的,老妈有时也总提醒我注意事项,他们两个无非都是希望我能在夫家过的好,待得舒心。
我本不想用“娘家”这个词,但是现今却不好称为“我家”,是不把“夫家”当成自己的家?称呼上和事实上如何区别两家?已经改变的事实,不能违背,不该违背,需要自己去理解去接受去顺从。
端午节的前些天,丈夫就督促婆婆准备包好粽子。端午节的前六天,一早去上班时,就把头天放在车后备箱的两瓶酒,一箱王老吉,一大包红枣,还有婆婆昨夜煮好的几十个粽子,一起送到我家里。酒和粽子都用红色袋子装着,王老吉和红枣本身就是红色的外套。看到一片红,对于中国人对于红色的运用和看重,我突然更深刻理解了,真的很喜庆很吉祥,很礼节很讨喜。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33374/9953951e7f26342e.jpg)
端午节刚好碰上公公的生日,头一个晚上,我和丈夫,哥哥和嫂子,一起去周边的蛋糕店定制蛋糕,并要求做抽钱的蛋糕设计。公公婆婆的亲戚多来往多,近亲一大家子人在我们周边的酒店,坐下来有三桌人,一起过端午节,一起给公公过六十岁生日。蛋糕环节时,公公在抽钱时,和婆婆一起笑的很开心。丈夫和哥哥关系深厚,嫂子很勤劳暖心,公公婆婆温和朴实,是一个我很喜欢的家庭环境和氛围。
无论我是否能时常在娘家吃饭居住,能否在娘家过节过年,无论我本人是否愿意,今年这个端午节,让我已经感觉到为人妻的事实和区别,让我感受到爸爸妈妈把女儿我从订婚那天起就已经嫁出去的事实。
虽然是“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但是两家的距离真的很近,很方便时常回家,也能多有照顾,并且父母的心和女儿的心一直都不会变。
谢谢爸爸妈妈,没有你们,就没有现在的我,更没有我现在的生活和一切。
2023年6月29日09:54星期四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33374/a7b023721e4abe4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