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命以负熵为食

生命以负熵为食

作者: 观自在007 | 来源:发表于2024-06-06 22:42 被阅读0次

最近读《从元宇宙到量子现实:迈向后人类主义政治本体论 》吴冠军 ,其中,关于生命负熵的描述,感觉很精彩,摘录如下:

P43

在《什么是生命》这部奠基性的作品中,量子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提出了他对生命的界定:“生命以负熵为食”(life feeds on negentropy)。薛定谔用“负熵”一词,来指可用来做功的“自由能量”。生命为了维持自身的低熵状态(组织化的秩序状态),需要从周围环境中汲取负熵性的能量。

薛定谔写道:

一个活着的有机体持续性地增长它的熵——或者可以说,生产正熵——并因此逐渐趋近于最大熵的危险状态,亦即,死亡。唯有从其环境中持续地汲取负熵,才能够避开死亡,亦即,活着。

故此,负熵是十分正面的东西。

一个有机体赖以为生的,正是负熵。或者,以不太吊诡的方式来说,在新陈代谢中最根本的事,就是有机体成功地消除当它活着时而不得不生产出来的熵。

生命尽管体现了从有序走向无序——亦即,不可逆地走向死亡——的熵增过程(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定律),然而在薛定谔看来,生命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它能从环境中汲取“秩序”(负熵),来抵消自己所产生的熵增,从而让自己保持在一个相对固定和低熵的水平上。

这就有力地解释了我们司空见惯以至于很少去思考的如下现象:要维持生命,就必须进食。

实际上,进食就是增加负熵的过程——生命体摄入较有秩序性的东西(不管是水果、蔬菜抑或动物的肉),而排出熵高得多的排泄物。

故此,在薛定谔这里,生命与非生命的根本性区别,就在于前者具有“推迟趋向热力学均衡(死亡)的神奇能力”。

薛定谔的生物物理学分析实际上揭示出了,“咬尾蛇”式生命无法成立——这种生命恰恰以自身的负熵为食。要知道,蛇吃了自己的尾巴,就会受伤,从而大幅熵增,丧失自身的“内稳态”(homeostasis)。

换言之,依赖于吃自己的器官,就不可能降低自己的熵,从而维系住自身有组织的秩序状态。“食人资本主义”肆无忌惮地吞噬人与行星,恰恰是无法继续维系住生机勃勃的格局的。资本世的繁荣,另有其生物物理学—空间地理学机制。

相关文章

  • 生命以负熵为食

    最近在重构认知体系,当我尝试逼近边界,去思索那些基本概念和定理/公理的时候,又再次遇见了“熵”,熵是一个迷人的观念...

  • 生命以负熵为食

    世界的熵并非只取决于世界的状态,也取决于我们模糊世界的方式。——《时间的秩序》 负熵 能量守恒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

  • 生命以负熵为食

    在网上逛贴子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句话,“生命以负熵为食。” 本着本人对文字类的座右铭,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的精神,去...

  • 生命以负熵为食,人以有序为食

    生命以负熵为食,也即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生命赖以负熵为生。 熵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对以孤立系统的无序程度的...

  • 生命以负熵为食——薛定谔

    学习观12 自发向对应微观态数量最多的宏观态改变的现象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也叫熵增定律,即孤立系统的熵只增不减。...

  • 春节元宵远去了,呆瓜们该如何面对熵增?

    薛定谔说,生命以负熵为食。我不知道负熵是什么鬼,反正一日三餐都不落。除非躺在床上很舒服,才懒得起床去吃饭。 其实我...

  • 生命以负熵为生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熵(Entropy)...

  • 信息无法脱离实际物质而存在

    生命以负熵为食。 明确目的即排出干扰选项,减小不确定性,可以让我们对未来的熵减小,也就是说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加确定了...

  • 让我震撼的一篇文章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作...

  • 为什么耳机总会凌乱——生命以负熵为生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怎么理解熵增呢? 非生命:比如物质总是向着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以负熵为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km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