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不做打工人以后,也就是不做奴才和舔狗以后,发现自己在跟人聊天说话的时候,没有以前那么隐忍圆滑了,也就是以前赖以生存甚至骄傲的那个巧妙刁钻阴阳诡谲的语言技巧正在退居二线乃至消失,逐渐变成一名真正的闲云野鹤,竹林七贤。说不上来好与不好。
大面上还是觉得不太好的,看到别人不智慧的点,就想着去点破、去扭转纠正,这初心还可以,但今天读的书《悉达多》里面开悟者不是这么做的,他们很会说。
世俗的人们是自己的平等兄弟。他们的虚荣、欲望以及平凡琐事在他眼中不再显得荒谬,而是变得可以理解,可以热爱,甚至值得他尊敬。诸如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那种盲目的爱;溺爱的父亲因为自己的独生子而表现出的那种盲目而愚蠢的骄傲;年轻浅薄的女人对于饰物以及男人的赞美那种盲目而急切的追求,所有这些简单、渺小、愚蠢却又如此强烈、如此激情勃发、充满生命力的冲动和欲望,对于悉达多不再显得微不足道。他看到人们为此而生存,并创立伟业,旅行、战争、遭受和忍耐无穷的苦难。悉达多因此而感到了对人类的爱,他在人们的欲望和希求中看到了生命、活力、不可摧毁之物以及永恒不灭的梵天。
所有人中潜在的佛性。侨文达,世界并非不完善,或者正沿着通向完善的漫漫长路缓缓发展。不,世界在每一瞬间都是完美的:所有罪孽都已然领受神恩,所有孩童都是潜在的老人,所有婴儿都已打上死亡的印记,而所有的垂死者必获永恒的生命。一个人不可能认清另一个人已然修到何等境界。佛存在于劫匪与赌徒身上,而劫匪亦存在于婆罗门身上。在极深禅定之中,人可以除灭时间并同时经历所有过去、现在与未来,于是一切皆善,一切完美,一切即梵。因此,我认为一切的存在皆为至善一无论是死与生,无论罪孽与虔诚,无论智慧或是蠢行,一切皆是必然,一切只需我的欣然赞同,一切只需我的理解与爱心;因而万物于我皆为圆满,世上无物可侵害于我。我通过我的灵魂与肉体得知,我之堕落乃为必需,我必然经历贪欲,我必然去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于绝望的深渊,并由此学会去抵御它们;学会热爱这个世界,不再以某种欲愿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某种虚构的完善的幻象来与之比拟;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他要在这一世界中寻求自己的位置。 当一个人以孩子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这世界是如此美好: 夜空的月轮和星辰很美,小溪、海滩、森林和岩石,山羊和金龟子,花儿与蝴蝶都很美。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可惜,命运弄人,这是悉达多堕入凡尘的开始。这是一个“现象界”惊人扩张的时代,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一个令人无所适从的时代,一个需要更宽广精神框架的时代。因而,这也必将是一个需要“圆融统一”的时代,一个需要“禅”的时代。
禅意的人,纯净、安详,奔放、慈爱,圣洁。
网友评论